家里的灶台面板用了十年,本应更换。但因我对厨房的悉心呵护,本来用15年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因老王喜食饺子,近一年来隔三差五便在灶台上剁馅儿,加速了它的衰老期。
剁馅儿这事,我曾有过担心,所以特地买了料理机,10秒钟打馅儿。可老王不用,我也真心没招儿。
最近发现台面出现3条裂痕,灶台也出现轻微下沉,为安全起见,必须马上行动。于是来到离家最近的华阳大农村。
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街道,位于成都市区南部,地处成都四环路南段锦城湖段外侧。曾先后为古蜀国国都、广都县治、华阳县县城,现为四川天府新区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
华阳地区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古蜀文化之宝墩文化,距今已有4000多年文明史、2300多年城市史,是古蜀文明发祥地之一。曾作为成都府首县(成都县、华阳县)之一共治省城的华阳县,在新中国解放前夕,县府由成都市区正府街(今位于锦江区春熙路口)南迁至中兴场(今华阳街办)并定治于此。1965年撤销四川成都“千年首县----华阳”,并入双流县,华阳新县城中兴镇改建为华阳镇。
之前在网上学习和比较了岩板和石英石的材质,以及台上盆、台中盆和台下盆的区别,所以交流起来就比较容易。今天遇到的几个销售都还不错,也了解到从砸旧,安装,调整流程的人员配置情况,还有人工费也小小了解了一下,啥都不白学呢。
来,看看华阳大农村的样子吧。
下车看到中石化的外卖小食堂,俗称小卖店。
抬头有家“猪耳朵”。
石英石和岩板的区别在哪里呢?
为何价格竟差3倍有余!
台中盆似乎是最佳选择,纳米材质有些智商税,不过SUS304又是什么呢?304是美标,SUS304是日标,今天竟然看到了SOR304、DV304…
东北家里用的是花岗岩水槽,真是高大上。但可能适合欧洲,但不适应我们的国情。BTW,颜色我还是多喜欢的。
伸缩式水龙头最为实用,清洁水槽也很方便。不过这几个是丑爆了。
两个号码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记录东西,因为我太不擅长备忘录。
小家伙,你在做什么捏?
没有主人的狗狗。
唇部曲线和耳朵非常优美
哇,找了几次的西山公园面包厂,紫米吐司太好吃啦。
因下雨的缘故,第一次踏进书亦烧仙草,在大众点评上团了个券,点了杯芋泥全家福,非常好喝,奶茶不评价。
雨还没有停,又团个大杯的招牌烧仙草,9.9元,半杯都是料。
热腾腾的紫米吐司。
继续探店,看到眼睛一miu miu小的小猫咪。
想起陪着大树长大的小大猫姥爷。
继续前行。
簇锦。
明艳动人
终于找到传说中的扛把子——双流老妈兔头。
生命,爱情和自由。
曾经我选择自由,现在我选择大树。
大树,那你呢?
你的选择一定发生了变化,但不是我所选。
我想我猜的没错儿。你说对不对呢?
富顺豆花是最最好吃的呢,有空尝一尝。
【说说跷脚牛肉】
跷脚牛肉是四川省乐山市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属川菜系。原料主要有牛肉,牛舌,牛肝,牛耳等(其实就是牛杂)。色香味美,入口顺滑,鲜美无比。
相传,在30年代初,四川百姓民不聊生,当时四川乐山有位擅长中草药,精通歧黄之术的罗老中医,在乐山苏稽镇河边悬锅烹药,救济过往行人。他看到一些大户人家把牛杂扔到河里觉得很可惜,于是把牛杂捡回洗净后,放在有中草药的汤锅,发现熬出的汤味甚是鲜香。因味特汤香又有防病治病的功效,所以特意来饮者络绎不绝。其间没有席位者,有的站着,有的蹲着,站着的人们习惯一只脚搭在桌底下的横梁上。久而久之,食客们便形象的起了一个“跷脚”牛肉的别称,且流传至今。
青菜圆子是我在拉萨的最爱,清淡扎实。
锅边馍是一大特色,吃柴火鸡(东北的灶台鸡)时也会常吃到。厚处软糯,似热乎乎的驴打滚,薄处酥脆,似意大利煎饼哈哈。
酸辣蹄花也是美味,小米辣特别提鲜。
芋儿鸡是一家几十年的老店。从前以为几十年很了不起,现在想想,不过陪我们长大而已。
土鸡最好吃,芋儿更是入口即化,吃下来简直大汗淋漓。三斤半的土鸡了+不限量米饭+一大瓶唯怡豆奶+不限量素菜=158人民币。
荸荠,也叫马蹄,爽脆可口。
10元3斤的耙耙柑。
3.5元一斤的香蕉。
9.9元一斤的巧克力草莓。
把浪漫扎起带回家。
若是大树表现好,就送你一朵小红花。
若是不好,就给你打个小黑叉。
东北最冷的天气里,最期待老王带回的冰糖葫芦。舌尖小心翼翼地舔着冰冷的糖衣,不敢大口咬下去。
吃饭只是形式,摆龙门阵才是王道。
看啊!大树和树袋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