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爷爷。
彼时在农村上小学,路途遥远。爷爷身体很硬朗,每天早上叫醒我和妹妹(和我一届),准备早餐,然后骑电瓶车送我们去学校。中午接回来吃饭,再送过去,晚上再接回来。每天4趟,风雨无阻。
家门口有一段很陡的大斜坡,每次都只能让我和妹妹先下来,爷爷再使劲推上去。那个斜坡很陡,要一边用劲一边开着电门才能晃晃悠悠地冲上去。
那时候真的觉得爷爷很厉害,力气很大,70岁了还能下地忙农活,有时候要把收获的作物带回去,一咬牙一顿足,再配上一声“呀~”,偌大的麻袋也就那样平地而起了。
后来和爷爷奶奶一起回了一趟四川老家。奶奶得的有糖尿病,高血压之类的老年病。而我爷爷却逢人便夸耀自己身子很硬朗,什么病也没有。
爷爷比奶奶还要大七八岁。
后来我到城里上了学,陪读的重担也就自然而然地压在了已经年近八旬的他身上。每周每周地往返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他,带着大包小包的他亲手栽种的蔬菜和一些换洗的衣物。当然,他也偶尔会从城里面的超市低价买回些打折的肉,或者洗衣粉,奶粉这些农村的家里用的上的物件。
竟也成为了他向家里人的谈资―――他是怎样以很低的价格买到这些物美价廉的东西的。也许是他喜欢家里人每次听到这些东西时的那种佩服;也许只是想和家里人热热闹闹的唠唠嗑――他每次说这些的时候家里人总是围着他兴高采烈地问东问西。
或者,是想炫耀自己的精明,经常进城,向大家宣告自己还没有老,还算计的得来。
他勉励我说,他这一辈子就是靠他自己走出来的,要是不执意当兵,他大概一辈子都在那个四川的穷山沟里种田吧,现在也不会有这么多的退休金。
这一席话,从小听到大。听到现在,大概也算一辈子吧。
他也常常会买一些点心,然后很小心的看看我对它们的反应,要是我喜欢,就会经常买,直到我吃腻了为止。然后跟奶奶吹一吹我有多喜欢他买到的东西――他们两经常比这个。要是不怎么吃,过期以后他才会默默的吃完,绝不浪费。
突然,那天进城的时候,他一直捂着自己的腰,看起来真的很疼。从来不肯花钱的他竟然提出要去医院,那时我就猜道爷爷的病一定很严重。第二天医院给出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一种慢性病。
就在查出腰椎间盘突出的那一年,爷爷又查出来了白内障,眼睛不太好用了。紧接着,一只耳朵渐渐失聪,爷爷说这是年轻时他打机枪打的。即使很大声的跟他说话,他也经常听不清。
于是,爷爷的精神状态大不如前,虽然一如从前那样爱笑,依然乐观。可是他常常发呆,也有点健忘的迹象。我从未想过原来苍老来临时,也是这样迅雷不及掩耳。若非亲眼看见,我哪里敢相信呢?只是两年不到的时间,却恍如隔世一般陌生。
又踏进爷爷奶奶家的那一刻,那幅画面平平淡淡,却将我震撼得几度无法压住心中酸楚。
爷爷真的老了,再也没办法骑着那辆电动车带上我了。拿着东西的手总是颤抖;奶奶坐在客厅什么也不做。已经搬进楼房的老两口都喜欢坐在电视前打盹。
爷爷和别人交流起来很费劲(听不清),总是加上一阵爽朗的笑声来缓冲听不清的空白。可即使是这样,他依然总是把电视的声音开到很大看一些军事节目。
因为当过兵,所以他很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每次吃饭时总是高兴地向我们介绍:今天祖国的军队已经当之无愧的可以称之为亚洲乃至世界一流了。
他也从来不忘关照我的学业,叫我努力拼搏,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说他的一生就是靠拼搏才从四川的大山走出来的:他的老家是四川非常偏僻的一个农村,一辈子留在大山里面在那里一点儿都不奇怪,他志愿参军的时候仅仅十五岁。全家只有他的爷爷一个人支持。退伍以后进了国营工厂为祖国打拼了一辈子,今天祖国才会拿出每个月三四千块钱养活他。
他说我生在了一个好国家一个好年代,要好好珍惜这个时代,珍惜自己的青春。努力地成为有用的人才,回报祖国给你的这些。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赶上这样好的时代。
他叫我保护眼睛。少玩手机,不要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就像以前一样。
他身体硬朗,送我们上学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两鬓斑白的他却近在眼前。
如果每一个不庸庸碌碌的人的一生都是一本波澜壮阔的书,爷爷大概对于我来说是那本最厚重,最珍贵,却永远没有机会细细品读,一生珍藏的书吧。
我真的爱我的爷爷,借用那句歌词来抒发一点他对于我的珍贵吧:“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的一切换你岁月长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