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终于坚持和孩子们一起读完了《非洲民间故事》,仿佛踏入了非洲大陆那片充满生机与神秘的土地,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我们眼前闪烁,照亮了关于善良、勇敢、智慧与贪婪的思考之路。
智慧的微光,在困境中闪耀
学者学识渊博,却总有些自负,他的猴子却心思灵巧。一次,学者被坏人困在密室,猴子靠着观察学者平时的举动,悄悄记下了开门的机关,最终救出了学者。故事最后,学者感慨:“智慧从不是某个人的专属,哪怕是一只猴子,也能在关键时刻迸发光芒。”读到这里,班里的小雯若有所思地说:“老师,上次我做数学题,怎么都想不出来,后来同桌用了一个我从没学过的方法解出来了,原来智慧真的藏在每个人身上。”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智慧不分高低贵贱,也不分物种,它可能在不经意间,就从生活的角落探出头来,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去学习。《名叫“比国王聪明”的奴仆》更是将智慧的较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奴仆虽然身份低微,却靠着自己的机智,一次次化解了国王的刁难。国王出难题让他在一天内造出会飞的船,他却巧妙地利用风筝的原理,做出了“能飞的木鸟”;国王让他算出天上星星的数量,他就用沙子铺满院子,告诉国王“星星的数量和沙子一样多”。国王最后不得不承认他的智慧。这个故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骄傲与谦逊的区别。孩子们纷纷表示,不能因为自己有点成绩就骄傲,要像那个奴仆一样,用智慧而不是身份去赢得尊重。
贪婪的陷阱,在欲望中警醒
《贪心的木匠》和《贪婪的女人》这两个故事,像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贪心的木匠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偷偷在给富人做的柜子里藏了机关,想趁机偷取富人家的宝贝,结果机关被自己不小心触发,困在了柜子里,最终被发现,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贪婪的女人则是因为想要更多的金子,不听劝告,最终被自己的欲望所吞噬。
读完这两个故事,我们展开了讨论。“你们觉得贪婪像什么?”我问道。“像一个无底洞,永远填不满!”“像陷阱,掉进去就出不来了!”孩子们的回答充满了童真却又无比深刻。是呀,贪婪就像故事里的那些陷阱,一旦被欲望牵着走,就会一步步走向毁灭。我们要学会知足,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这样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
勇敢的力量,在挑战中成长
《吃人的怪物和勇敢的孩子》让我们看到了勇气的力量。村子里出现了吃人的怪物,大人们都吓得不敢出门,一个孩子却挺身而出。他不是盲目地冲锋,而是观察怪物的习性,发现它害怕某种草药的味道,于是带领村民们用草药赶走了怪物。这个孩子的勇敢不是鲁莽,而是带着智慧的果敢。还有《阿基尼法斯村的英雄》,英雄面对凶猛的野兽,没有退缩,他利用地形,设下陷阱,最终保护了村庄。这些故事让我们明白,勇敢不是毫无畏惧,而是在害怕的时候,依然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情。班里的小勇平时很胆小,读完这些故事后,他小声地说:“老师,下次班里有同学遇到困难,我也要试着去帮忙。”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我知道,这些故事已经在他们心里种下了勇敢的种子。
读着这些故事,我们仿佛能看到非洲人民在篝火旁讲故事的场景。他们用故事传递着价值观,用故事记录着历史。《法官选亲》里的智慧抉择,《穷人阿格邦》里的善良互助,《疯子的劝告》里的独特视角,都蕴含着非洲文化的密码。这些故事也让我们思考自己的文化。我们有《愚公移山》的坚持,有《孔融让梨》的谦让,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故事,却都在传递着真善美的力量。文化的传承就像故事的讲述,一代又一代,把最珍贵的品质传递下去。
合上书,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这些来自非洲的民间故事,就像一场场奇妙的旅行,带我们领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更带我们在智慧、贪婪、勇敢和文化的海洋里遨游。它们教会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知满足、敢担当的人,更让我们明白,故事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在我们心里种下美好的种子,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不断收获,不断进步。我相信,这些故事带给他们的思考和感悟,会像非洲草原上的植物一样,在他们心里扎根、生长,陪伴他们走过漫长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