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书?有三点可以讲: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可以接受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胡适
以前我读过一部小说叫《消失的地平线》,当时读这本小说纯粹是为了满足我对香格里拉的憧憬与幻想,这时读书就是胡适先生说的第一条,接受前人的智识和经验。
而对于好书,自然是常读常新。当香格里拉旅行归来一年半多,在这次整理照片写游记的时候,我再次拿起了这本书。而此时,发现自己阅读的焦点发生了转变,我看到了更多关于这本书中主要人物关于人性的冲突。
带着对书中人性的好奇心,我找来了《洞察人性》这本关于如何解读人性的书。希望通过对“人性洞察”的学习,能更好的了解小说中人物的塑造。
这时,无意中就达到了胡适先生所说的关于为什么要读书的第二条,读书可以帮助你读更多的书。
《洞察人性》的作者阿尔佛雷德·阿德勒,他是佛洛伊德的学生,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性是人的诉求,不同的诉求支配着一个人不同的行为,而人的性格是一个人行为习惯的综合体。理解一个人的诉求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洞察他的人性。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人的诉求分为表面诉求和根本诉求。表面诉求往往只是停留在对行为的简单解释,而行为背后最根本的诉求才能称得上是人性。
只有仔细的与人沟通,了解他行为背后有哪些细微的东西,才可能洞察行为背后的真相。《消失的地平线》作为一本小说,其中就存在大量人物间的对话与行为反应。通过揣摩这些人的对话并分析小说中人物各自的根本诉求,也就渐渐理解了他们各自结局的必然性。
小说中有这样四个主要人物:
马林森,二十五六岁,正值青年,年少轻狂,做事冲动,目的性强,对未来还有无限美好向往,为了理想而与现实抗争。在他眼里,我命由我不由天。
康维,也是小说的主人公,三十五六岁,而立之年,人生的十字路口,人生阅历逐渐丰富,开始不断思考曾经过往。他依旧还有很多困惑,也有不少放不下的东西。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身理上和心理上都想找到可以依靠和慰藉的栖身之所。
巴纳德,四十五六岁,不惑之年,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和起落,开始享受生活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现实的残酷与窘迫,让他习惯了相信自己,相信常识,相信基本规律,随遇而安。
布林克洛,因为心中早已有宗教给与的坚定信仰,不管生活怎么变,她对“传教”这个终生事业的追求永不会变。但这样的人生对于她,或许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人生。书中的巴纳德形容她为“原教旨主义者”。(原教旨主义是指这样一种宗教现象:当感到传统的、被人们理所当然地接受了的最高权威受到挑战时,对这种挑战毫不妥协,仍反复重申原信仰的权威性,对挑战和妥协予以坚决回击,一旦有必要,甚至用政治和军事手段进一步表明其态度。所以,原教旨主义有极强的保守性、对抗性、排他性及战斗性。)
小说的结局是,美国人巴纳德和修女布林克洛在香格里拉找到了自己喜欢并擅长做的事情:巴纳德留下来既避开抓捕同时又可以经营他在香格里拉的金矿事业;布林克洛则立志在香格里拉发展她的传教事业,于是他们俩留了下来。
马林森一直着力于离开香格里拉,并为之行动努力,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年轻气盛的他因为缺少对现实情况的合理研判以及生存经验的缺乏,最终没能走出香格里拉,死在了路上。
而康维,我觉得他其实一直没有真正明白内心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说比较模糊和空泛。追求没有外界干扰、没有压迫、与世无争、人人平等的生存环境,但他却没有想好为了实现这样的生活准备怎么做。他经常活在别人的评价之中,他需要权威帮他指路(比如张、活佛),缺少内心的笃定,当这些外界权威消失时,他动摇了,内心开始挣扎,最终和马林森一起离开了香格里拉。虽然最后他活着回到了现实文明,但途中的意外让他失去了记忆。
书中年过百岁的“活佛”最终选择了康维作为香格里拉的接班人,并不是说康维一定多优秀,一方面活佛知道自己的时日已不多,他的选择只有眼下这四个人。马林森年亲气盛,不确定性太强;巴纳德和布林克洛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已基本确立,很难改变,可他们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不是香格里拉所推崇的;而另一个他的忠实信徒“张”也已年世较高。最后,只有康维可选了。康维正值人生十字路口,而香格里拉的宁静与脱俗又正符合他如今的心境,这时只要有强大力量或信仰的指引,便可以将他培养成“活佛”的接班人。
可给“活佛”的时间显然太短了,最终等“活佛”归西后,在马林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无尽劝说下还是被马林森这个不确定因素给影响了。其实,康维很多事情都停留在自己的想象,而缺少考证,包括他对罗珍的YY,自始自终都没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我觉得,张爱玲有一句话可以简单概括小说中的康维:“中年以后的男人,时长会觉得孤独,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好了,对于我个人对《消失的地平线》这部小说中人物的一些感触就说到这吧,最后想说两点:
第一,关于书中的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于同一本书都会读出各自不同的见解。所以,书还是亲自读的好,别人的终究还是二手的。
第二,我选择读《洞察人性》这本书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理解小说中的人物。阿德勒建议,若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贸然尝试去评价别人或改变别人。我们并不是专业的心理学医生。我们在洞察人性的过程中,因为缺乏专业的知识以及经验积累,很难分析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性格,都是受到复杂成长环境的影响。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妄下评断。之所以要了解洞察人性的方法最终目的是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自我的性格调节,让自己的性格更加适应社会性,更加乐观坚强平和。
李宗盛唱过:“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这似乎唱出了人到中年康维的心声。
我想对康维说,人生不是翻越一座座山丘,人到中年,必须学会“放过自己”,学会“嬉皮笑脸面对生活的难”。学会原谅世界的不完美,原谅自己的不完美。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读书的最后一条,让好书成为我们思想的源泉,幸福生活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