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凤凰
亲子沟通,不吼不叫!昨天分享了沟通的四大步骤的第二步,共情孩子,拉近你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今天分享第3个部分说我不说你,让孩子理解你!具体的表达方式就三个字:我感受
如果你真诚而友善的进行了倾听和共情两个步骤,那孩子己经愿意听你的话了,这时你就可以说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提出,当儿童行为不当的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父母的感受,就是我感受,孩子会觉得自己受到父母的认真的看待,孩子改变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当孩子行为不当的时候,父母张口想说你,然后用“我”来代替,那后面跟上我的感受的时候,这就是非常好的互动模式,比如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孩子在哭闹拉扯妈妈,这时不要说,你怎么打搅我打电话呢?你怎么这么烦人呢?
正确的说法:宝宝你哭闹,拉我衣服,我很着急,但我必须现在打电话,这对妈妈很重要!
比如说爸爸在打扫卫生,孩子淘气几次把吸尘器拔掉,插头拔掉,不要对孩子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呢?怎么这么讨厌呢?
正确的说法:爸爸有些生气,现在这样我没法打扫卫生。我现在不能跟你玩,我得先把这件事完成。
比如孩子答应好几次要整理房间,但一直没做。这时候你不要说:你怎么又没有整理房间?你怎么这么懒?
正确的说法:现在有点失望,不是说好今天等你的吗?我认为能够信任你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比如孩子比约定的时间晚一个小时回家,你不要说,你怎么就不能按时回家呢?你怎么这么晚回家呢?
正确的说法:妈妈很担心你,这么晚才回家 ,看到你回来了,我就松了一口气,我真怕你出了什么事。这就叫借我感受的方法。
记住了,以后不要对孩子说你怎么怎么样,要说我怎么怎么样,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看出错误,并且独自找到解决的办法。让孩子会学到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那在这里父母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孩子对家长的反对意见非常敏感,他们可能承受不了。我生气了或者那样做,我不高兴。他们可能会反过来回答你,那我也生气了,这样我也不高兴啊。这样的孩子我们怎么表达?两个字:表达希望
比如爸爸打扫卫生,孩子把吸尘器的插头一会拔一会拔,你说我很生气,你现在这样我没法打扫卫生,我不跟你玩,我得先把这事干完!
孩子就可能会反应过来说:你不跟我玩,我也生你的气!
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那你应该这么说,我希望你能让吸尘器的插头待在插座上,这样我可以打扫完卫生。打扫完了,我就会陪你玩了!
其实向孩子说出我们自己的感受,家长会减轻自己的负担。我们也不必永远对孩子保持耐心。孩子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他们有能力接受这样的表达!
比如儿子,妈妈,你看看我写的作文!
你可以表达说我现在心烦意乱,没心思看你写的作文,晚饭后我们再集中精力看好吗?
比如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两个小孩,他经常因为觉得对孩子们没有耐心而感觉自己很沮丧,后来他决定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感受,他开始是这样说的,我现在的耐心像西瓜一样大,过一会儿他又说我现在的耐心和葡萄一样大。最后他就宣布我现在的耐心和豌豆那么大。孩子说,那我们在耐心消失之前我们就停止吧。所以他知道孩子能把他的话当真了!
有一天晚上孩子对他说,妈妈你现在耐心有多大?是西瓜,豌豆还是什么呢?可不可以给我讲个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的感受,他得到的尊重以后他也会尊重大人的感受,但你用另一种方式说出自己的感受,我现在很烦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说那又怎么样,谁会在意呢?这时候你要让孩子知道,我在意我在意自己的感受!我是妈妈在意自己的感受,我是爸爸,我在意自己的感受,我也在意你的感受,我希望家里人都彼此都在意对方的感受。
总结今天分享的是亲子沟通的第3步说我不说你。把习惯于说你怎么怎么样,你怎么怎么这样,改为我感受如何,让孩子了解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拉近你跟孩子之间的距离。
今天布置一个作业,找个机会给孩子表达你真实的内心感受,看看他有什么反映?
如果你觉得分享对你有用,欢迎你把它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爱学习爱成长的家长一起来学习,感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