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不是学习,而重复几遍看同一本书就是学习了。
每次无变化的重复则又不是学习,而变化方式的重复才是学习。
而只是变化角度的重复看又不是学习,尝试去默记、讲出来、写下来、和人讨论乃至测试才是学习。
原因很简单。学习就是筛选,如果不能多次重复,且在不同场合下重复,大脑就会认定这个信息、这个知识是垃圾,然后遗忘删除。
大脑可没那么多工夫识别哪个知识重要,哪个是真理。它只知道不断重复出现的东西就是有用的。
其实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哪些知识是有用的,都是听人说的:这本书是经典,那本书又是秘籍。
所以得自己去验证,这时你得脱离书中所说,而自己去总结,自己去研究,如果证实书中所说正确,才能真正学会。不然都只是鹦鹉学舌,呱呱叫罢了。
当然这必须有个过程:
只观察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一些局部有效的知识。
然后,参考别人的经验,找到效力更大的知识。所以得看书。
而书本有两种,一种只是提供各种结论,一种则既有例子又有结论。而第一种最好不要看,这会把大脑看坏掉。
看第二种也不要看结论,只看它独特的例子、经验。
由此,看书必须多且杂。如果只是单调看某类书,得到的结论一定是不靠谱的,几乎都只是幻想。
为什么学习最后都变成了看书了呢?
道理也很简单。知识和思想,如果不用文字把他固定下来,那么它们就会随风而逝,永远没人知道了。其实能记录下来的知识,都是筛选之结果。而不能记录的,只是废品。
由此,看书应该多看经典,这也是很简单的真理。
可以说,不看经典的学习,就是假的学习。
所谓的经典是指:存活有三十年以上的书,或者流传空间超出国界的书,或者能被验证有效的书。
除此之外的书,都是垃圾,快餐食品,尽量少碰。比如新闻、软文、一切新出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