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互联网大佬们令我们望尘莫及,他们创业的时候我们可能才刚刚出生,最近在读一本关于雷军的文章,才发现原来很多互联网界的大佬都是程序员,雷军更是公认的“劳模”。
当年接触到电脑的时候看别人玩扫雷,玩纸牌都觉得高端到爆炸,一个卡丁车和一个劲舞团当时觉得能玩一辈子,直到今天我才知道WPS是金山公司的杰作,出于对金山的痴迷,我又进行了百度,发现猎豹移动也是金山的分公司,而当年腾讯一度想让金山收购过他们,多年后腾讯已经对金山不屑一顾了。
互联网的发展就是如此迅猛,什么大众美团,58赶集,优酷土豆,滴滴快滴,说好听了就是珠联璧合,说不好听就是双剑合璧(贱人的贱),总之利益的驱动让它们分分合合。
当年的卓越网,号称要做中国的亚马逊,后来没做成,变成了亚马逊的中国站,而卓越网的创始人雷军后来创办了小米科技,除了在国内做的风生水起外,还开始了海外之旅,首选印度,一个和中国人口相当的大国。卓越网的另一个创始人陈年则创办了凡客诚品,其中不乏把当年经营卓越网的招数用到了凡客,另一个卓越网的美女CEO王树彤更是创办了敦煌网,不是一家旅游网站,也不是文化网站,而是一家外贸商品平台。
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时间很短,发展速度却是异常快速,在一个小县城都能看到一个大爷对大妈说“快去抢红包,我刚抢了一块钱”而他们用的手机可能是在一线城市卖的并不畅销的oppo或者金立,网络也可能只有3G,甚至是2G,这样的条件还是让他们乐此不疲。
现在的互联网公司也是层出不穷,他们以ABT为榜样,要做中国最牛逼的互联网公司,结果几年后,或者更短的时间,不是倒闭,就是被兼并,还有一些骗了钱就走人,能坚持五年以上的都寥寥无几。
好多人,尤其是已经日渐长大的80后,90后开始从事互联网工作,可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根本不懂互联网,他们或许可以写出优质的代码,或许可以把运营搞的风生水起,可是他们完全不知道当年中国互联网经历过怎样的腥风血雨,不读史不足以明志,多了解一些发生过的事,才能更好的做好当下。
出门看到一辆豪车,车上贴着字,第一眼只看到了“我不是富二代”,以为是哪个有钱人在故意炫耀,再往前走才发现,下面还有一行字“我是微创富一代”然后就是微商的宣传二维码,有没有人扫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现在做微商的很多,多到打开朋友圈,竟然有一半的信息是广告。
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变成了微创富一代,但多年后应该会沉寂或者消失吧。(个人见解,勿喷)
当我们还沉迷于打游戏,看视频,聊QQ的时候,科技大佬们却早已在构筑他们的产业生态链了,马云开始涉足多个行业,蚂蚁金服和恒大足球都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鲜为人知。
马化腾更是摆脱了抄袭,模仿,开始了投资,融资等一系列动作,就连专注搜索引擎三十年的李彦宏都开始了百度糯米、爱奇艺等产业的延伸。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是如此的痴迷于网络带给我们的一切,手机,电脑,离开一刻都放佛要被全世界抛弃,一两岁的孩子都可以拿着手机发短信,我不想评论这样是好是坏,因为太多太多的信息早已让我们失去了辨识能力,我只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静下心来思考两秒钟,“假如有一天我们没有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