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回想德子阿姨数落叔叔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叔叔不仅反应迟钝,表情也近乎平板,也许他在装糊涂,也许真的是记忆力减退。
还有一种可能:叔叔知道自己做错了,自己的行为不仅给公司和多年来的客户造成了损失,还给德子阿姨和儿子添了麻烦。他虽然嘴上没有承认错误,但是心里有数,他道歉的方式可能就是沉默,就是不管老婆怎么数落,也不吱声。
而我欣慰的是,叔叔和阿姨都没有把我当成外人。
也许跟我的工作有关吧。2002年,日本的“介护保险法”制度实施两年后,我怀着好奇的心理进入了日本养老产业,那是一家叫做“微笑之家”的日间照料中心,不同于现在的智障残疾人,那时候我的服务对象是形形色色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不乏很多认知症的患者。我接触的每一位认知症患者在我眼里就是不同的“哈姆雷特”,他们的本事都很大,我以后会在简书里,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回忆,纪录他们。现在,我的心力都集中在中村叔叔一个人身上。
当德子阿姨说得有点累了的时候,当叔叔催了数次添茶之后,我觉得我该离开了。我起身的时候,叔叔突然问我:“树里呢?”
“一大早就去学校了。”我回答着,心里想说:我替树里谢谢您的零花钱。因为德子阿姨的存在,我当然没说。
德子阿姨送我到门口的时候,我一本正经地给她出了主意:叔叔应该申请政府的“介护等级认定”,也就是老年人介护等级评估,然后接受介护保险法提供的服务,比如老年人的日间照料中心等等。
我不能当着叔叔的面说这些,因为并不是所有老人一开始就能痛痛快快地接受外界(他人)服务和帮助的,叔叔更是如此。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