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又想给编剧寄刀片了。
别问,问就是zqsg嗑的“墙头”突然下线。
飘惊得眼泪都没来得及流。
一翻热搜,才知道与我有同感的不在少数——
柳如丝(李纯 饰)是谁?
《新世界》里的带感女二,and刷剧飘的新墙头——
看着是个千娇百媚的国党高干女。
实际却是北平城手眼通天,能“笑着就把事儿办完”的狠角色。
吃着糖葫芦看窗外帅哥,怎么脑补也是个爱人冬日送“甜”的浪漫戏码吧。
到她这就不是。
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看有求于她又得罪她的男主,大冬天脱了衣服受冻为惩罚。
美艳、有头脑,还是个嘴炮。
本以为该是全剧最“爽”角色预定。
谁料越嗑越发现,嗑到的是个“美强惨”——
父亲青眼是从小“争气”才能得来;敢爱敢恨,偏偏爱渣男而不得。
柳如丝这一身华美衣裙上,实则长满了虱子。
虽说“突然”了点,但冷静下来,飘飘也没觉得柳如丝的结局有多不合理。
硬性子的民国小姐,到死也“硬”。
什么都守不住了,也就什么都不要了。
一声枪响,干净利落,守着最后的骄傲,死在1949年春天前。
到底没走进新世界。
不得不说,柳如丝这条副线,实在嗑得飘带感又心疼。
而,李纯。
前两年还让人“恨”得牙痒痒。
今年,却好像长在一众观众的“心疼”点上。
这样的转变,其实不容易。
今天不如来聊聊,李纯这类女演员。
不怪李纯的柳如丝让人印象甚深。
她演腹黑御姐,本就是合适的,气质有——
毫无疑问,李纯属于姐系美人。
什么意思?
在这张脸上,是看不到任何“幼态”特征的。
中庭长、尖下巴、人中也深长,还有与章子怡、张敏同出一辙的薄面皮。
这都与少女式的娇憨无缘。
指向的,是更具女人味的熟女气。
而,眼尾略挑、眼头尖尖、唇形精致,又让李纯比起端庄式的姐姐脸,更偏风情凉薄。
扮上古装,比欧式轮廓的明艳型御姐,更多一丝东方古典美。
要不怎么说老谋子眼光毒。
早早就抓准了这姑娘的气质底色,让当年仅仅大二的李纯,演秦淮河魅惑风情的“十三钗”之一。
而,如何能将风情,区别于“风尘”。
靠的是李纯长相的另一层——
强气场自带的一股子“不讨好”。
棱角分明的大五官、较近的眉眼间距,李纯是气质自带攻击性的美人。
媚,但不媚俗。
眼神稍一使劲儿,便能显出凌厉强势来。
如此气质与气场结合。
御姐演得,反派也演得。
可以说,不止柳如丝,李纯的其它角色,从形象上来看,都是对了她的戏路的——
《庆余年》中的北齐暗探、第一花魁司理理,李纯抓住了花魁的“风情”。
表面妩媚柔弱,实则心怀秘密。
张扬一些,就成了骄纵的霓漫天。
收敛三分,便是心机女卫嬿婉。
美丽中糅着几分妩媚、几分柔弱、几分狠厉。
成了“美貌蛇蝎女”专业户?
不难理解。
美人底子,又找对了戏路。
拿着这样优越的“出厂设置”,李纯的演员之路,怎么也会比别人顺利一点吧。
李纯,幸运吗?
大约是的。
毕竟连她自己也这么说——
我挺幸运的。
本来是要考北京舞蹈学院的,考完之后,老师建议她,不如把北京电影学院作为备选。
她糊里糊涂地去了,连唯一准备的一首诗也没背出来。
但当时的监考官黄磊还是多给了她一次机会。
为什么?
这姑娘条件好。
后来李纯认真准备,顺利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
但21岁入学的她,算是班上的“大龄”生,兜兜转转一年,又觉得自己并不适合演员这一行,心生退意。
谁知校庆上的舞蹈,给张艺谋留下了印象。随后就接到了《金陵十三钗》的试镜,成了“十三钗”之一。
天生的美貌和身材条件,的的确确给李纯带来一些优待。
但,也正是因为连她自己都这么说,才让人忽略了——
李纯这类美人啊,美是美的。
但美得挺“吃亏”的。
什么意思?
一张天然美得有攻击性的脸,也许可以填补一类角色的空缺。
却是注定无法“讨好”观众的。
说白了就是,自带攻击性的美人,通常不合眼缘。
更别提,反派专业户和观众缘,天生矛盾。
这几乎是每个演过反派的演员,都可能遇到的“冤枉”——
蓝盈莹、周海媚、吴越……
李纯被骂得从来不少。
《如懿传》热播时,李纯的微博下都是各种入戏太深的观众的骚扰。
有攻击演员外貌的、有质疑演员秉性的……
而比起极端地到演员微博下谩骂的。
另一种相对温和却更深远的“否定”,可能就是演多了反派的人,必须生咽下去的苦涩。
而,李纯是怎么破局的?
上《非常静距离》时,李静问她:遇到极端评价怎么办。
她的回答是,骂的是角色,不看。
听起来很敷衍?
但后来参加采访,她也这么回答。
李纯习惯了不想那么多。
她10岁离开家乡,被父母送去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习芭蕾舞。
她坦言,在那时候,女生缘就不太好。
一张天生美得有攻击性、不讨好的脸,从小也是“吃亏”的。
别人觉得她高冷,疏远她、不敢跟她说话。
但她从小就不在乎这个。
不是逞强或者赌气式口头嚷嚷“不在乎”。
而是不擅长解决,索性就这样吧,后来,反而慢慢习惯了。
发现没,李纯的性格里,是带着适度“钝感”的。
她不强势,所以不强求。
明明是班里长得好看、跳得优秀的姑娘,拍照时却总是愿意站在边上。
不懂得如何“讨好”,所以也不习惯讨好。
李纯不擅长诉苦。
也不是会口头解释的性格。
高冷强势的外表下,是北京大妞般的个性,有种大大咧咧的直率。
而,一个人的后来,从来都是对过往的映射。
什么意思?
没观众缘,对李纯来说,可能是一种已经习惯的孤独。
她的应对方式,从来没变过。
性格里的那一点“钝”,是用来规避伤害的——不管这种“规避”,是的确如她所言,自知式的看淡、不在意,还是只是无意识的“回避”。
苦,但她不自苦。
孤独,但她适应孤独。
气质明明那么“狠”,内里却住着那么柔和、不讨好也不委屈的灵魂。
李纯,其实会让飘飘想到那句,我们常说的道理:
容易受到伤害是亲和系女孩子的特权;不容易受到伤害,却是“李纯们”的生存技能。
是的,飘飘挺心疼李纯。
靠反派初露头角、或走反派专业户路线的演员,比我们想象中的,“吃亏”得多。
都说挨骂是因为演得好。
但现实其实是——
演得好,可能招骂;
演得不好,也无法像讨眼缘的女星,卖卖蠢就少有人怪。
所以开头飘飘才说,李纯不容易。
她的“观众缘”,是要一点点去“挣”的——
但,即便是“挣”,她也不讨好。
之后的新戏,李纯依然选择持靓“行凶”。
比起顶着一张明艳美人脸,去演别扭傻白甜。
她其实明白自身气质,是魅力。
不会舍本逐末跟自己过不去,选择讨好,靠妆容、人设,抹去气质中的强势。
腾讯:一线
但,也没有停留在舒适区。
转头去翻她不长的履历表,就会发现——
即便是反派,从霓漫天到卫嬿婉,也不是一个量级的角色。
李纯对霓漫天的演绎,是夸张式的。
霓漫天的讨厌之处,在于明明白白的争强好胜,一身扭曲的骄横。
形于色的怒气,就够了。
卫嬿婉不一样,深宫里的心机贵妃,狠是“阴”着来的,藏在里面的。
李纯的演法,大多时候都在向“内”收。
表情幅度不大,全在眼神里。
即便最后罪行暴露,和皇帝的一场“嘴炮”大戏。
从挑衅、破罐子破摔到最终的崩溃。
情绪也是一层层传达的。
李纯在塑造人物方面很下功夫。
角色关键点抓得准,就能做到层次鲜明、各有记忆点。
比如,《庆余年》中的司理理。
比起其它角色或多或少自带野心,司理理的“狠”是被逼出来的。
做北齐密探,是家族衰败,飘零江湖的不得已为之,本质是个浮萍般无可依的弱女子。
明明怕痛怕黑更怕死,为了不供出范闲,受着酷刑,眼神从痛苦到咬牙隐忍的狠。
向范闲告白被拒,情绪从失落到坦荡的一转身。
眼中的星光泪光,已经足够打动人。
韧如丝的蒲柳,可以压低身姿,却永远折不断。
李纯抓住了司理理的“韧”,才让飘飘感受到了角色的心疼之处。
这才是够专业的表现,观众可以判定角色为反派,演员却不能。
这样靠专业说话的人,本就不用打“讨喜牌”。
只是,如李纯这类演员,却总要比别人多付出一点——
尽可能打破那些先入为主的标签,松脱“形象”带来的桎梏。
才有更多观众肯接,肯入戏。
肯戳破外表薄薄一层“狠厉”,触到内里柔软。
我们总说女演员应该敏感一点。
而李纯,却像是用性格中的“钝”,来维系着内心的平衡。
所以一路走来,才没有毁掉做演员最合适的节奏。
“孤独”没有成为她回避的理由。
因为她习惯“孤独”。
这样的李纯,真的值得我们,对她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