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钟肚子就饿的咕噜咕噜叫唤,还是不想起来,胡思乱想半小时,忽然听到客厅有动静,竖起耳朵认真听了一会,听到有方便袋的声音,哈哈,原来我平哥下夜班回来了!估计有好东西吃啦!
来到厨房一看果然平哥带回了30个传奇包子,经过疫情这段时间的食物平乏,再次吃到热腾腾的包子,有肉的,有菜的,有梅干菜的,啊呜啊呜,吃下三个不同包馅的包子,觉得不过隐,又冲了一包黑芝麻糊,吃饱喝足,满足感,幸福感油然而生,同时还吃出了一种爱的味道!
有一段时间特别不喜欢传奇包子,是因为每天早上它都会出现在餐桌上,脑子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早饭是什么,那种肉多嫌肥的感觉,那种自怜自艾的错觉,那种被关心还不知感恩挑三拣四的病态,今天忽然觉察到这么多的学习,除了要看见自己与他人的相同,也要学会看见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每一个人都好比是一台台式电脑,电脑的屏幕和其他配件从外面来看,几乎都差不多。电脑与电脑之间不同的地方就是中央处理器(CPU)的不同,CPU就好比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用来处理各种信息,类似阿德勒心理学的私人逻辑。
同样是包子,从表面上看它只是食物,是早餐,每一个人的视角不同、感受不同,所产生的行为就不同。深层次的个人信念系统就会导致这些千差万别。比如:我看到的食物,儿子看到的是早餐,平哥看到的可能是花钱买的,我之前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因为平哥童年的经历,他信念会认为吃饱就是幸福,你们也要和我一样的认为,而偏偏我和儿子就不是这样认为的。我们有时候想自主选择吃什么样的早餐,这样就会产生想法和行为摩擦和矛盾。
基于人都希望自己是对的,平哥就会开始说教和指责我们不珍惜粮食,明明内心是关心和爱,可是从他嘴巴里说出来的话,句句是刀和鞭子在抽打着我们,指责我们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内心当然不服气,而我们不屑于这样的认知,要么就是争吵的开始,要么选择冷漠的逃避。我和儿子没有能看到平哥行为背后对我们深深地关心和爱。当然那是用他以为的方式,注定结果是吃力不讨好。然后,他陷入他的思维怪圈继续循环,感受到没有价值感,感受到沮丧,感受到不被理解。
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一件二件,再比如:洗碗,他和儿子洗完碗后习惯把碗摊在水池旁边,我的习惯洗完碗后立刻归置有序,做事情要一气呵成,有始有终,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他们的理由是洗完碗后需要晾干,好吧!这是他们的行为习惯,不是在针对我。以后我看的过去就收拾,看不过去就放那吧!
当然我们有相同的模式就是做饭的时候厨房的台子干干净净,做完菜后立刻把厨房台面收拾的干干净净,儿子也保持了这样的行为习惯,在这一点上我们的逻辑和行为是一样的,所以没有矛盾和争执。
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强调要有接纳不完美的勇气。我想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语言模式和行为模式,继而看见自己与他人的相同的地方,同时看见自己与他人不同的地方才是智慧之所在。然后就需要接纳那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我知道这是最难的部分,因为接纳不了的时候唠叨,指责,责备,评判,很自然就从大脑里无意识运行起来,此时此刻就需要有觉察,停止,问问自己,是家庭关系重要,还是这些琐碎的事情重要呢?当然此项技能需要多年的训练和反思,让你的大脑建立全新的脑回路,
所以说我非常感谢自己深入学习个体心理学,深入学习鼓励咨询,在8周时间能让你焕然一新。不是你的容貌,而是你的大脑,处理各种外界信息的能力全面升级!通过持之以恒的觉察、觉察、再觉察,练习、反思、总结。带着尊重和好奇探索自己与他人,无限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