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长辈得知我要考研究生,以后有打算考博士的念头,多半摇了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女孩子就是要工作清闲每天照顾老人带孩子。”“不如好好嫁了。”
我每次听到这种话都会心里一寒,心里默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如果说你担心我读书读傻了,或者实诚告诉我相当一部分男性不能接受学历较高的女性作为配偶,这种说法其实我觉得倒也可以商榷和理解。
依照市面标准和现行价值观,读书真的没有用吗?
首先,我们需要给“有用”下个定义。
如果把“有用”等同于“有钱”的话,建议去研究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透彻了去炒个股理个财,应该日子过得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是人文社科类的伙伴们,不知道你们的老师有没有教育过诸位“就怕流氓有文化。”作为哲学系学生的我恪守如此,想发财去学经济学挣钱。不想着从学术或是公职里捞钱。
我个人十分不喜欢把“用”和“钱”划上等号。钱有用,太有用了。是我们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好东西”。可是这世界上的“好东西”只有钱吗?我看不尽然。知识,名声,快乐,幸福,满足感,无可替代的地位……都是好东西。而读书就是可以让我自己从中获得颇多“好东西”的美妙途径。以一种相对廉价的方式,学到前人的经验智慧,岂不乐哉?
那么和工作相关是不是就是有用?
我一直觉得很多人说“大学没有用”“读书没有用”“读书亏大发了”有几件很重要的事情:请问你读了什么样的学校?选了什么样的专业?你如何对待你的课程和学业?你读了什么样的书目?有什么样的感悟?
无可厚非,大学教育的通识化普遍化让更多人有机会享受高等教育。但是相当大一部分的学生在上了大学以后做了什么事情呢?打游戏,逛淘宝,看电影,谈恋爱。生活本该多姿多彩无可厚非,那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业的呢?作业靠抄,论文靠粘贴,四级靠买答案,点名靠同学代喊到。试问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大学无用”“读书无用”呢?不妨直接给自己评一个“对自己和未来人生不负责任”比较靠谱。
大学里一部分专业偏重实用,理工科、医学、农学和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都懂的。也有相当一部分偏重研究,人文社科专业大多如此。所以在招聘的时候人文社科专业学生一点儿便宜也占不到。
在读一个不是很知名的211院校人文专业。老师认真负责,课业不多也不少但是直到大四都会有课,会有很多原著讨论课程。我们和老师沟通学术,也交流生活。和五六十、六七十的老师们一起吃饭聚会谈人生。会问老师几道题问到过了饭点,即将退休的教授也毫无怨言。
每每被家人宣扬“读书无用”就想起教我的老教授们,他们鼓励这群年轻人求知。哪怕今天谁去参加什么有趣的活动跟老师光明正大的请假不去,也会笑着鼓励。哪怕我们有时会提出无厘头甚至很蠢的问题,都认真的拿出来讨论商榷。激励年轻人一定要有想法,不要浑浑噩噩的就是人到中年。他们很宽容也很有想法。
我想,这大抵是读书最大的效用。
和谁争都不屑,却兼容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