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谢谢所有帮我点上小红心赞赞的人儿嘻嘻!>
且站在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在还没有阅读这本书《为何家会伤人》之前,我没有想过原来我将来的角色会如此的重要。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文章中至少有5处是在特别强调母亲这个角色的重要性,虽然我现在还尚未为人母,但是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所有准备为人母的我们或是已为人母的,都可以读读这本书。不管你是否发现,你可能或多或少地被家伤害过、伤害着,还可能将要伤害他人。当然这本书并不是没有缺陷,它的分析有时候欠缺条理和力度,甚至显得不够专业。心理或者教育学者可能会嗤之以鼻。但是作为对大众的教育观的普遍读物,这是个小缺陷,但可能显得更为亲切和自然了。这本书提出的很多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的认知,我对于家庭的认知,我对于母亲这个角色的认知,我对于原生家庭带给我的认知。出生在90年代的我们,我们50、60年代的父母或多或少都带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标榜着爱的名义对我们的生活和成长进行绑架,一些自己完成不了的心愿,父母会强寄希望于我们身上;一些自己排解不了的焦虑,父母会转嫁于我们身上。这本书分为四章,<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分离永远是生命的主题>,<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中国式家庭>。在这本书最后,有关爱的六个谎言,或许更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这篇文章,我更多的是想记录下自己该如何在未来传播自己对孩子的爱这方面的感悟和启发。
一、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一个人童年时跟父母的关系,决定了他的人格,“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便是他与世界的关系模式。如果他跟父母的关系是和谐健康的,他的人格便是健康的,他在处理人生各种关系时便倾向于尊重、宽容、信任、乐观,也容易得到爱和幸福。相反,如果“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关系扭曲,那么他的人生便会出现种种问题,并会通过他的新家将不幸传递下去。
二、这本书给我带来哪些思想上的更新:
1、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这个思想确实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认知。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和我之前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之前认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一样的重要,既要保持夫妻关系的新鲜与和睦,也要与孩子建立好健康的亲子朋友关系在这里经常提到的亲子关系。这里说的亲子关系还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亲子关系在家中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是成为婆媳难以相处的心理秘密,同时严重的恋子情结也是另外一个明显的表现方式。作为丈夫的男人们,需要担当起自己身上的责任。
2、请不要用爱的名义,绑架自己的孩子
书中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用大量的篇幅分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相处出现的种种问题,更多的是传统的教育观念给孩子带来的束缚和伤害,而这些在作者那些血淋淋的案例下变得更加有说服力。当代父母更应该选择爱的正确方式,进化爱的方式。书中这样说“以前物质匮乏,生存很容易出问题,所以父母之爱的集中表现方式就是,牺牲自己的物质,保证孩子的物质生存条件。但现在,物质匮乏已经居于次要地位,父母应该进化爱的方式,从以前关注物质的方式脱离出来,应该更多地考虑孩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需求。
A、你是你,我是我,我们在一起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而他,则势必会找一个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孩子。等他的孩子长大后,他也会向父母学习,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宽广的世界。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你再亲密的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整个世界都是由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独立的人组成,每个人都同等重要。
B、过度溺爱
溺爱并不是“真爱”,它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溺爱孩子的父母,爱的其实是童年那个严重缺乏爱的自己。他们把爱投射在孩子身上,以补偿自己可怜巴巴的童年。而被爱过剩的孩子,往往学不会如何付出爱,他们的孩子便重复了祖父母的命运,收获一个无爱的童年。于是溺爱和冷漠在家庭中隔代遗传。溺爱其实是阻碍孩子成长。比如孩子要捡10米外的玩具,家长经常帮孩子捡起来,而不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这件事,这是阻碍孩子培养自己的独立动手能力。家长总是帮助孩子,让孩子形成依赖,他觉得自己很弱小,什么事情,家长都会帮他完成。但是当孩子十几岁,他的交友、学习甚至是恋爱,家长并不能帮忙,这样大孩子的世界观就会崩溃,他还会对父母产生怨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社会上出现那么多孩子殴打父母的现象,就是溺爱的后果。
C、将焦虑转嫁给孩子
将焦虑转嫁给孩子,并不是说父母把他们在生活上遇到的经济压力或者工作困难让孩子去承担,而是父母将自己想得到的、或者以前尚未得到的东西寄希望于孩子身上,强加意志给孩子,要求孩子必须按照他们想要的去努力。牺牲自己、把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的父母貌似可歌可泣,其实本质是自私,把自己人生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偷懒放弃让别人替自己奋斗,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是爱。在书中,特别提到目前中国家庭常见的几种教育问题,分析下去其实就是心理问题。比如中国文化中,特别不鼓励孩子独立,对好孩子评价就是“听话”。在家听父母话,依赖父母。在学校听老师话,依赖老师。父母控制欲太强,没有给孩子独立空间,甚至抑制孩子独立-叛逆期。理由是---我是为你好。仿佛除了孩子自己,其他人都知道孩子该怎么做,就他自己不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自我评价很低,不会自己做决定。长大后,觉得人生不是自己的,形成外部评价体系,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做事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好评。他们学习,生活的动力来自父母的压力,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其实扼杀了孩子独立性,孩子成了父母粗糙的复制。我们不乏听到从选择大学专业到选择另一半成立自己家庭,再到养育第三代,原生家庭父母都会习惯的干涉。而父母之所以会干涉,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就是因为原生家庭的父母把叫焦虑转嫁给了孩子。当父母的成长速度停止下来时,他们对于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是他们并不是通过自身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的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承受双倍的压力,忽略了孩子内心真正的感受。在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都是知识分子,我们不需要你去工作赚钱,只要你在我们家里能够有一个跟我们一样或者比我们更高的学历;我们是没文化的父母,只能靠你来改变命运改变我们的生活,你必须出人头地好好读书;只要你好好学习,其他事情你什么都不用管;以前我英语和唱歌太差,我希望你将来能够在这方面不会比别人落后;我数学逻辑思维差,所以你从小必须去训练奥数......。”父母都在不自觉中把自己当成债主,甚至逼孩子们“还债”。而成熟的父母会在第一时间去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感受,给孩子空间,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D、棍棒教育
一个人的人格6岁前就形成,不是棍棒教育训出来的,也不是通过讲道理教导出来的,只形成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模式。孩子6岁前的主要抚养者形象会被孩子内化为“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会内化为“内在的小孩”。所谓人格即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一个人和外界相处的任何关系都是我们内在关系的投射。即我们原生家庭中我们和抚养父母关系传递到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模式上,比如和配偶,孩子的新家关系模式中。
家既是爱的最主要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传递者。家庭暴力的因子从小种下,新闻事件报道中形容伤害孩子的父亲为恶父,从心理学角度是说有心理疾病的,暴力偏执。夫妻矛盾,吵架用刀割伤妻子腹部。孩子问题引发矛盾,甩死孩子。只是孩子的问题么?没了孩子家庭就相安无事了?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猜想该男子小时父母和他的关系,父母对他也是棍棒教育,或者威胁打骂来表达父母的不满情绪。受伤的孩子因畏惧而妥协,即使表面没有反抗,也会心生恨意,因为这是强迫加给我的,给我带来痛苦,不是我自主选择。孩子从切身经历学会和其他人沟通的手段--用武力吵架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你听我的。孩子成为父母意志的简单复制,长大后会把吵架武力打骂的沟通模式用到婚姻、家庭工作上。发生矛盾,对待妻子、孩子、单位同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粗暴。就像故事中的男子,伤害了妻子和孩子,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我们已经知道棍棒教育的坏处,许多年轻夫妻不会体罚孩子。可现在我们身边还是能看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孩子不听话,抚养者会威胁说:“你再不听话,我就要打你了。” 在孩子小时言语威胁通常容易奏效,孩子听话了,满足了大人的希望。这仿佛是最立竿见影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是这样么?言语威胁是偷懒的教育,家长出于的心理需求是:我用这种方法来“快速”让孩子听话,我的意志能控制孩子。如果站在孩子角度,弱小的孩子依赖家长,没有能力反抗,他学到武力能使别人服从,强悍的人有话语权。孩子把用学到的方法来和同龄人相处,把内在小孩投射到他人身上,言语威胁来表达自己,形成暴力人格,那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引用书中的话:最好的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
3、成熟的人具备两个核心特征:不欺人和不自欺。
这样的人热爱真相,不论真相多么痛苦,他们都不逃避,不用欺骗别人和欺骗自己的方式扭曲真相,而这种勇气带来的现实觉知能力是心理健康的基石。相反,不健康的人缺乏直面真相的勇气,他们的现实觉知能力因而出现了问题,他们用欺骗自己和欺骗别人的方式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一团难以辨认的迷雾,而他们的心灵最终也在这团迷雾中失去了方向。”只有敢于直面残酷的真相,才有可能彻底扭转局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也是在我们培养亲子关系中必须始终牢记的一点。
这也许就是这本书最重要的功能——帮我们看到伤害表象之后的原因,认清自己无法改变的部分,不再为曾经的病态经历而自责,并通过直面过去而主动改变自己,不再让未来笼罩曾经的阴影,不再被它们所控制、伤害——不因曾经爱的缺失而陷入一段相似的糟糕关系,不因自己受过太多的否定,而在职场中失去所有的自信。纵然中国社会对大家庭伦理的重视让人在家庭关系中感到束手无策,但清醒地肯定自己的独立、坚持夫妻关系在大家庭中的地位,才是避免悲剧的关键。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治愈自己的方法,只有对于过去的勇敢直面与冷静看待,以及对自己的珍爱。
我想,等将来为人母的时候,我也应该会感谢我自己所做的改变。感谢阅读,它让我在书本中去感受别人的生活,让我看到了我和其他人的勇气、懦弱、挣扎、决断、重生、沉淀,阅读让我不断的思考,不为功利的考试,只是想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