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当美拯救我们》,对于这类哲学书读起来果然还是很难一口气读下来。阅读过程中我有时候会过于急躁,后来慢慢调整到和作者慢慢同步才好一些。
阅读哲学书是一种思维碰撞,需要和自己很多观点去交流。不一定都是作者对,或者说有些方面不像作者那么认为也无妨。阅读就该这样,我们无需全盘接收,我们要做到是通过思维的交流去更新迭代思维。
全书的重点是讲述美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读完全书能够准确想起的句子还是在第一天读到的部分。
我们需要美,需要美让我们发生改变,需要借机重新找回倾听自我的天赋,找回对自我的信赖,找回这个新的自我,一个开放、求知、乐于分享、心怀他人的自我,这才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的东西。
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每天都在追逐,看似忙碌的背后却又有些不知所措。这句话提醒了我,也帮助我审视了自己。自己还是那个开放、求知、乐于分享、心怀他人的自我吗?是不是已经逐渐失去初心了?
书中对美的诠释,也让我找到一些方法。在什么都讲究理性的当下,用纯粹的审美之心去感受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无论是用什么方式,是理性还是感性,我们需要时常记得找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