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学习安排是前往Peoria,拜访Caterpillar(科特彼勒公司)。卡特彼勒公司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是全球最著名的机械制造商。该公司成立于1925年,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机械制造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截止2017年末,公司营业额455亿美元,主要业务部门涵盖工程机械、资源行业、能源交通,产品线囊括各类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大型矿用卡车,采矿设备,发动机,涡轮机等等各种机械设备。按照企业的说法,卡特彼勒已经由产品提供商,转变为方案供应商:不论是客户还是代理商,卡特彼勒提供采购和租赁等金融服务,帮助客户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卡特彼勒是如何由一个小小的拖拉机厂成长为一个跨国机械龙头?又是如何安然度过大萧条以及次贷危机,而且转危为机,业绩不降反升的呢?
参访第一站是位于皮埃尔的SS工厂。全体人员抵达后先在接待中心签到,由工厂引导员Ryan首先为我们简要介绍工厂布局和演变。接待中心的走廊和会议室墙上挂满了各种老照片,都是科特彼勒发展历史的瞬间或是发展过程中的明星产品。Ryan自我介绍是卡特彼勒工厂第二代工人,能在这样一个企业工作,荣誉感非常的强烈。
安全第一。这是今天参观访问活动中体会最深刻的一点。不管是参观之前的视频学习,还是之后的与财务金融部门交流会,第一条都是讨论安全因素。在配发了防护眼镜,确认摘除了金属戒指等准备工作结束之后,我们一行在Ryan带领之下,沿着指定的安全移动线路,进入生产区域参观。虽然在国内从事信贷工作期间也到过制造企业生产车间参观过,但是这里的规模和内部格局以及员工工作状态还是震撼到我。各种大大小小的龙门吊,生产线上各种半成品,各种运输叉车,液晶屏,高清显示器等等,混杂着机器的轰鸣和美国动感音乐,对,没看错,竟然还有很多大音响在柱子上,据说是因为相信音乐能够让工人心情愉快,高效工作。
有几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细节。首先,虽然是流水线生产,但是已经不再是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这一点从生产线上的半成品机械车的国旗标记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大家伙,都是订单化生产,按需生产,有效的帮助科特降低了库存成本;第二个小细节,是车间入口墙上的流程优化表格。对于学习借鉴其他公司的优秀做法该公司毫不讳言。如日本丰田JIT等管理方式。不同生产环节上的工人,如果发现流程中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往来取料这个常规动作需要走20步,那么员工可以建议将配料存放位置变更一下,减少往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出建议后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审议反馈,一经采纳,会给与一定奖励。通过这项措施提高员工参与优化工作流程。第三个小细节,是车间内配备有3D打印室。机械设备生产过程中需要成千上万个零件,光是各种螺丝就得几千个,各种扳手也各有要求。如果员工有好的创意,需要设计新的工具,可以简化论证步骤,通过3D打印工具进行试用,确实效果良好的话再进行实物生产,有效的降低了试错成本。生产车间里不光各种民用机械车辆,还有各种安装了装甲的军用机械车辆,毕竟军方也是科特公司的大客户。
参观完车间,继续来到科特原全球总部继续与财务金融部门专业人员进行交流。Peter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卡特彼勒公司发展历史,业务部门,全球布局,财务金融,以及在中国业务发展情况。Kristen曾经在新加坡等亚洲财务中心工作过,对公司全球财务战略非常熟悉,主要为我们介绍了公司新财务战略。在商言商,围绕着盈利性增长,从员工,合作伙伴,客户等方面入手,从日常运营与执行模式等方面提升价值。公司目前主要融资是发行公司债或者商业票据,基本上不需要银行贷款。因为之前曾经想了解大型银行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Kristen特意列式了三个层级:第一层级花旗,美国银行,摩根;我们公司与富国银行列于第三层级。John为我们介绍了卡特彼勒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情况。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科特彼勒自1975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不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存在,到2017年末,卡特挖掘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3%以上。提问环节,学员就同业竞争,新科技应用,全球化战略,供应链金融等话题与卡特彼勒公司财务金融专家进行了交流。
午餐后,学员前往科特彼勒访问中心进行参观。访问中心位于伊利诺伊河旁边,距离科特原总部大约500米左右。访客可以通过参观这里,了解卡特公司具体机械产品,以及历次赞助的机械与汽车拉力赛。最令人惊叹的,还是矿山专用运输车797F,绝对是庞然大物。动力4000匹,车子长15米,宽9.5米,高度7.7米,大概两层楼那么高,轮子7.2米高!倾倒矿石车体高度达到五层楼高,单次载重400吨!最大速度40公里每小时!的确令人惊叹!
伊利诺伊州是波音公司,麦当劳,卡夫等跨国公司的总部所在地,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发展理念,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去学习和了解这些行业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