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誉安 Day77@365日更营
早上利用到公司之后的10分钟时间,在车里开始了冥想的练习。第一天,里面的内容可是说是对“正念”的进一步可操作式的细化。感受自己的呼吸,有这一呼一吸的过程,将关注力的触角伸到我感触最深的身体部分上去。
得益于过往“正念”的零星练习,闭着眼睛将感触自然的放到了腹部,可以感受到腹式呼吸带动起来的空气流动。不过尚未敏锐到从鼻腔到喉咙,充满肺部甚至继续向下的那种细致的感受。对于身体从脚趾经小腿、大腿到腰、后背、脖子这一路的肌肉感触也没有明显的紧绷。
但确实挺神奇的,是对于这些“达不到”的反应,居然不在像以往那样焦虑的情绪立刻就会翻涌上来,需要理性强制的压下去。因为在冥想,或者说正念的练习中,对于时时都会从脑中迸发出来的想法的应对态度,即冷眼旁观。想象自己的意识就如同一个路人般的旁观者,从客观的角度去观察。这种方法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当事人和旁观者都是“我”。
而对于这种状态的出处,也正好呼应了曾经在樊登读书《思考,快与慢》中听到的大脑的两套系统。当事人就是第一系统的直觉反应,旁观者是第二系统的深入思考。我们大多数人对于日常事务的处理,往往调用的就是快思考的第一系统。
在上班的路上,由于听了《掌控》。里面的内容主要关于跑步,不过张展晖老师提到了循序渐进的思路,却一下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于冥想的练习,对于生活或者工作中的转型,甚至是生命旅程中的重要选择,量力而行的渐进,才是对自己最负责的方法。
现今社会发展的节奏,是它的变化太快?还是我因为自己的故步自封而导致的停滞不前?几个网络社群中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关于同频效应对于吸引他人,从而促进商业联系的重要。那么,我们每个个体对于社会来说,是不是也要同频呢?于我而言,当我羡慕着繁荣的网络经济造出的各路大神时,他们对于社会来说是“超频”的,所以能够吸引到的资源自然众多。但对于我来说,已经处于滞后状态的情况下,当然得先提高赫兹才是活在当下。
不知道是不是今天早上这十分钟的冥想练习带来的巨大影响,整个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可以感受到自己。我说的话,我的身体姿态,当跟同事讨论到目前部门大环境急剧恶化的现状时,也不再是以往系统1立刻会反应出来的焦虑、迷茫、无助等等负面的情绪。
相反的,是一种平静的心态,先安在当下,然后自然的开始寻找解决的办法。对于未来,也更没有悲观或者乐观的设想,因为明天已经有了加班的安排,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加的沉浸在专业转型的具体工作中。
现在的时间,二十三点三十分,应该去睡觉了,更期待的是明早的冥想练习,因为我需要进一步的通过行动去体验。
晚安,昨天的我。
你好,明天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