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文|筠心
因为孤陋寡闻,对于以宫女为主角,或自述者的文学作品,我知之甚少。前些年,邻国有部热播剧《大长今》,“氧气美女”李英爱主演,有历史真实原型——朝鲜李朝中宗时期的宫女,我断断续续看过几集,可算女性励志剧。而扶桑之国,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合称为文学双璧的《枕草子》,作者清少纳言是日本平安时期,大约我国北宋宋太宗时,一条天皇皇后定子身边的女官。此书记载了她在宫中的点点滴滴,文笔清新动人,颇可读,同时对于了解当时的宫廷生活,亦极具历史价值。
至于我国,唐朝诗人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字面是咏叹宫女于寂寞深宫中,白白浪费的青春韶光,深处却是对开元天宝的繁华,一去不复返的伤逝。多少沧桑,多少追忆,尽在短短廿字中。这自然是宫女文学的浓缩版。
而金易与沈义羚两口子合著的《宫女谈往录》,则是由“白头宫女”何荣儿口述,娓娓道来的一部拉家常般,琐碎又亲切的作品。读此书,犹如品一杯沏得浓淡适中的茶,袅袅的茗香,呷一口,混合着老北京旗人特有的味……也合该如此,毕竟她闲坐所说的是光绪朝旧事。
口述的当年,老宫女已年逾六旬,衣着寒素却整洁,性情矜重又恬静,举止端庄兼有派,那种风度,一望而知来自训练有素。一向缄默的老宫女,对着雇主——因生活所迫,她沦为家庭帮佣,将如云如絮的往事慢慢道来,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彼此的尊重与信任,是少不了的。说者与听者,有意无意的漫谈,持续十年。四十多年后,《宫女谈往录》问世,内容四大块:宫女的生活、慈禧的起居、光绪的轶事、其他琐屑。
作者金易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师从知堂老人习晚明小品,他的文字可谓真善美,最大限度呈现了老宫女说话时的原汁原味。而她作为慈禧的贴身侍女,自甲午战争前夕,至辛丑条约以后,于储秀宫当差八年之久,亲眼目睹的,亲耳所闻的,应该算得上信史。比起教科书,还有这稿那史,显然老宫女的述说活色生香许多。
因此,即便夏日午后,瞌睡虫不断侵袭,亦不能让我罢手,时隔数年,重读了一遍《宫女谈往录》。温故而知新,新或许无,但总要留下点什么……当然,摘录者必取己所好,首篇标题就偷元稹的“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说说宫娥彩女的养成记。
01
拜见姑姑
清宫的制度是太监汉人,宫女旗人,且必须出自上三旗,即正黄、镶黄与正白。年纪大约十三岁左右,经由内务府择选,分送各宫当差。初入宫的女孩子,一张白纸,必须由年长经验丰富的宫女带着,教规矩,学做事。这好比师傅带徒弟,只不过责任更加重大。
因此,当年被分到储秀宫的何荣儿,在给慈禧的寝宫磕完头,就要拜见“姑姑”。她回忆:“这位姑姑的权非常大,可以打,可以罚,可以认为你没出息,调理不出来,打发你当杂役去……姑姑的火气非常大,动不动就拿我们出气,常常是不说明原因,就先打先罚。打还好忍受,痛一阵过去了,就怕罚,墙角边一跪,不一定跪到什么时候。”
关于打罚宫女,宫里也有规定,一是许打不许骂,二是打人不打脸。前者因为宫女是旗人,属内务府包衣,祖上随龙入关,指不定还立过功勋,骂人祖宗不合适。何况,宫里忌讳多,言语不当怕触犯。后者大概由于脸是女人的本钱,一生荣华富贵的指望。
清朝的宫女不是终生制,最迟二十五岁,会打发回家,在人老珠黄前嫁作人妇。运气好的话,借着“经宫里调理”的好名声,说不定还能找个侍卫嫁。然而,韶光易逝,越早出宫,机会越多。所以姑姑教得很卖力,也很严厉,目的是尽早培养出接班人,接替自己。这种焦急的心理下,新晋宫女受打罚便成了家常便饭。
02
困难有三
宫里头讲究多,规矩严,老宫女总结最大的困难有三件。第一是睡觉,宫女睡觉不许仰面朝天,说会冲撞殿神;必须侧着身子、拳着腿。可是,人怎么能控制睡着时的姿势!因此,为睡觉挨打的次数真是数不尽数。
第二和第三的困难,是吃饭和出虚恭。宫里实行一日四餐:早、中、晚及夜加餐,菜肴点心品种丰富,且按照时令调整增添。然而,面对满桌美食,宫女却不能随心所欲,自由品尝,甚至还得半饿着肚子。
老宫女说:“我们多少年没吃过鱼,怕身上带腥气味。如果在上头当差,身上突然冒出脏味儿来,那叫‘大不敬’ ,丢了差事是一定的,可能姑姑和掌事儿的也得受连累。唯一的办法是严格控制饮食,每顿饭只许吃八成饱,姑姑用眼角一瞟,马上把饭碗就得放下。”
另外,行动上的规矩也不少。比如“行不回头,笑不露齿”;没有命令,宫女不准离开自己服务的宫殿,即便送东西、取东西,也不是单独走,都是一对一对的;进出主子屋时,得侧着身子屈着脚尖走,不能脚后跟擦地,更不能把屁股对着人,要躬身轻轻地退着走。日夜被条条框框约束的宫女,身心没有一刻舒展!
03
宫廷气派
“清宫里有个好传统,当宫女的要朴素,说话行动都不许轻浮。要求有宫廷气派,像宝石玉器一样,由里往外透出润泽来,不能像玻璃球一样,表面光滑刺眼。所以我们宫女不许描眉画鬓,也不穿大红大绿……”以上为老宫女的原话。
这样的宫女,大约可以等同于淑女吧!宫廷里的一切围绕于九五至尊一人,为使皇帝专心政务,贴身侍候的大多是太监。除了嫔妃,皇帝接触年轻女子的机会很少。然而,宫女毕竟是庞大的群体,且近水楼台,为杜绝万一,必须用朴素加以包装。宫女没有使命,不许和皇帝说话,不磕头也不行礼,更不准直视皇帝。所以,清宫二百多年,宫女狐媚惑主的案例无一。
一年到头,宫女着两色衣裳,春夏是绿色,秋冬是紫褐色,统一着装。唯一可以做文章的是袖口、领口、裤脚与鞋帮,自行添加绹子与绣花,但以淡雅为主,不能出格。乌油油的大辫子,鬓边一朵红绒花,脚下白袜青鞋,款款走来的宫女,透着利索与爽眼。
只有慈禧生日的那个月,允许宫女穿红衣、搽胭脂、抹嘴唇,为的是喜庆。其实,慈禧本人特别爱美,她常说:“一个女人没心肠打扮自己,那还活什么劲儿呢?”而且,她也教宫女爱美:“荣儿,你过来,你那辫梢梳得多么憨蠢,若把辫绳留长一点,一走路,动摆开了,多好看!”
04
最大喜事
一板一眼的宫女生活,哪有什么快乐可言。最大喜事,要算接见家属,但那之前,还得找到一个靠山。即一个资格老、有名气、人缘好,又热心爱帮忙的老太监,拜作干爸爸。通常此事儿,由姑姑牵线。这也原是双赢互利,一方像待亲爹似的孝敬,另一方则处处照顾,包括搭桥联络,将宫女的家属在每月初二,带到神武门,隔着栅栏一叙家常。
但这样的喜事,并非人人享有,没有干爹,没有关系的宫女,两三年都见不到家人,思亲的眼泪唯有往肚子里咽。
太监是汉人,是阉人,听起来地位比宫女低,其实不然。太监可以出入宫门,可以学认字,而宫女空闲时,只能学做针线,打络子。永远有做不完的针线活,姑姑们又极爱折腾人,整日整夜地拆、改、做。数年下来,宫女出宫,都能带出一双巧手去,这也算是宫廷的恩典吧!
然而,宫女的归宿呢?以老宫女何荣儿为例,她在慈禧身边专职敬烟,庚子西逃,她是极少数随驾之一,恩宠不能算少。可是,最终慈禧指婚,她嫁给了李莲英的干儿子,专职给光绪剃头的刘太监。民国后,才三十岁出头,她就守了寡,孤独终老。其他宫女的命运,或许好些,或许更坏些。年年的花开花落中,她们的故事终成云烟。
结语:这是比较费劲的一篇,有关宫女的生活,因为是老宫女亲身经历,回忆特别详细。在我取舍颇不容易,俗话说,面面俱到等于面面不到。在保证树干的前提下,枝叶只能适当添加。嫌叶儿不够茂密者,建议直接读《宫女谈往录》。摘录的过程中,我的眼前浮起了《大长今》中妈妈般温暖的韩尚宫,《红楼梦》中擅长打络子的莺儿,熬夜做针线的史湘云,带病补雀金裘的晴雯……这些美好的女性形象,伴随此篇始终。
(图片系姜国芳紫禁城系列油画,来自网络。)
作者:筠心,喜欢读旧书的70后,从竹影江南到郁金香之国,美篇签约作者。
【同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