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则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师兄弟之间的对话。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作为小师弟的子禽向师兄子贡请教:“我们的老师周游列国,每到一个国家,必然能够听闻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主动探求打听得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回答说:“我们的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如果他这样也算求的话,那也和一般人的求不一样吧。”
子贡用“温、良、恭、俭、让”五点概述孔子的德行,那么什么是温、良、恭、俭、让。
朱熹说,“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
“温”是温和的意思,不粗暴,不刻薄。哪怕一个人做了错事,也不迫切要求他立马改正。不盛气凌人,好好待人,自然会吸引温和之人,谁会和一个和善平易的人对抗、顶撞?
“良”是善良而正直,一个心性光明良善且正直的人,你会愿意把你所知道的与其分享,不用担心他到处传播,不用害怕他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不用费劲心思揣测他的说话意图,因为他怎么说的就怎么做的。
“恭”是庄重恭敬,不傲慢。一个再优秀的人,也有你不懂的事,所以要保持谦卑的姿态。 孔子周游至卫国,卫灵公问陈,也就是问打仗怎么打。孔子说:“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也就是说,打仗这件事情我从来不会,我只会研究祭祀那点事。其实很多优秀的人即使你讲了他已知道的事,他也不会表现出“这我早已知道”的傲慢或不耐烦,这就是“恭”。
“俭”指节检克制,不奢靡、不放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富贵而不奢靡,居高位而不放纵,若得胜而不骄傲,若失败也不气馁。
“让”是谦让,不骄傲,不争名夺利。不要别人说话的时候恨不得插上一嘴,不要做事太满,凡事留有余地,不要为名利迷失自己。。
孔子“温、良、恭、俭、让”这五种我们称之为吸引力法则,让一切向他靠过来的力量为他所用。
比如有人说:“你在内心特别想得到什么?你特别想得到钱吗?你能做到对钱有温和感吗?你能做到真正尊重钱吗?你能做到有节制地用钱吗?你能做到在自己赚钱的时候也让别人赚到钱吗?……
如果你能对钱做到“温、良、恭、俭、让”,就能像孔子获得每个国家的所有信息一样,拥有一种对钱的吸引力。吸引力法则的核心就是让自己处于一种让你想吸引的东西投奔而来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