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铲上的青春:在西安新东方的蜕变之歌

在西安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里,我,一个初中没毕业就辍学的少年,像一只迷失方向的飞鸟,在生活的迷雾中徘徊。



没有学历的敲门砖,我四处碰壁,只能在一些底层的工作中辗转,做着又累又脏的活儿,拿着微薄的薪水,未来仿佛被一层厚重的乌云笼罩,看不到一丝光亮。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狭小昏暗的出租屋。汗水湿透了衣衫,身体上的劳累尚可忍受,可心中的迷茫和绝望却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我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心中充满了无助和不甘。难道我的一生就要这样碌碌无为地度过吗?我不甘心,可又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就在我几乎要被生活的压力压垮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路过西安新东方烹饪技工学校。校园里热闹非凡,一群穿着洁白厨师服的学生们正有说有笑地走进实训楼,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憧憬。那一刻,我被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积极向上的气息所吸引,心中仿佛有一道光闪过。烹饪,这个曾经在我脑海中从未出现过的词汇,此刻却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悄然种下。

回到家后,我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学生们的身影。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决定报名参加西安新东方烹饪技工学校的中餐专业。当我踏入校园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人生即将迎来一场巨大的转变。

然而,学习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中餐烹饪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技艺,从刀工到火候,从调味到摆盘,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无数的学问和技巧。刚开始学习刀工时,我的手指总是被锋利的菜刀划破,鲜血染红了案板。看着自己伤痕累累的手,我心中充满了挫败感,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学烹饪。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道难度较高的宫保鸡丁。我满怀信心地开始操作,可结果却惨不忍睹。鸡肉炒得又老又柴,花生米也不酥脆,味道更是差得离谱。当老师品尝我的作品时,他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我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次又搞砸了。老师放下筷子,严肃地对我说:“烹饪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去感受每一个食材的特性和变化。你连最基本的火候都掌握不好,怎么能做出美味的菜肴呢?”老师的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我的心上,让我羞愧不已。

那天晚上,我独自一人留在实训室,对着那盘失败的宫保鸡丁发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感到无比的委屈和痛苦。为什么别人都能轻松掌握这些技巧,而我却总是做不好?难道我真的比别人笨吗?就在我陷入自我怀疑的深渊时,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当初来到这里的初衷。我不甘心一辈子碌碌无为,我要通过烹饪改变自己的命运。想到这里,我擦干眼泪,重新振作起来。

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地学习。每天天不亮,我就来到实训室练习刀工,直到手指酸痛得无法抬起才肯罢休。为了掌握好火候,我反复研究各种食材的特性,不断调整炒菜的时间和温度。我还主动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刻苦训练,我的厨艺有了显著的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在学校里崭露头角。在一次烹饪比赛中,我凭借着一道色香味俱佳的松鼠桂鱼脱颖而出,获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当主持人宣布我的名字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激动得热泪盈眶,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在西安新东方烹饪技工学校的日子里,我不仅学到了精湛的烹饪技艺,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在实训室里挥洒汗水,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那些一起熬夜练习、一起分享美食的日子,成为了我青春中最珍贵的回忆。

如今,我已经从西安新东方烹饪技工学校毕业,成为了一家知名餐厅的主厨。每当看到食客们品尝我做的菜肴时脸上露出的满足笑容,我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我知道,是西安新东方烹饪技工学校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从一个迷茫无助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青年。

回首那段在西安新东方烹饪技工学校的青春岁月,有欢笑,有泪水,有挫折,也有成功。那些疼痛和磨难,就像烹饪过程中的调味料,让我的青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我,也将带着这份珍贵的回忆和学到的技艺,继续在烹饪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