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最重要的是让别人觉得你有趣,对吗?
“你肯定有这样一个朋友吧:在银行工作,长得一般,业务凑合,不爱说话,但如果开口说话,说的话也多半无趣无味——总之形象非常白开水,在任何一个社交场合都是角落里不大起眼的人。事实上你肯定有不止一个这样的朋友,事实上你自己没准就是这样的人” ①
现实中没有人想当这类不起眼的角色,所以各种折腾,要让别人觉得自己“有趣”。学了些俏皮话,交际技巧、套路。无非是想变得有味道点,不想被他人当做白开水。至于是什么味道?就无从知晓了...
只有被现实和悲伤洗刷过后,才会变得异常清醒。突然发现自己一无所长,或者你所长的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被需要!
没有人需要你了:你的存在与否与你亲近的人影响都不大,你做的工作随便换个人也能取代,费了很多心力弄出的作品没人想看...深夜回想时,是不是有一种深深地孤寂感?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千万万,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但实际上 好看的皮囊至少也是百里挑一,“看起来有趣”的灵魂倒是不少,自己活得有趣的并不多见,真正有用的供不应求。
所以我认为,存在的意义是“被需要”,换句话就是“有用”,当自己感觉到被需要时,是一件幸福的事,越被需要越幸福。
有点经济常识的人也知道,市场上决定价格的因素是需求。需求理论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的困苦。
首先会改变的是自己的经济状况,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无论现在你做什么事,都需要经济支持。所谓人穷志短,人微言轻。
工作里成为最被需要的那个人,老板给你的薪水自然不会低。市场上卖客户最需要的东西,也不必愁没销量。
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一样可以修炼: 谈恋爱,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在身边,任何时候知道她想要什么,她就会越来越离不开你。 交朋友,能锦上添花更能雪中送炭,就会互相促进提升。当家长,明白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
营销是一桶万金油,做什么都需要做营销:其本质就是发现或者创造需求,然后想方设法满足需求。 无论是当电商,做老师,搞旅游,写书,交朋友都是在营销自己的产品,或者干脆营销自己。营销就是把利剑。从 写作,文案,演讲,销售,搜索调查等方面去学习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任何APP放上来都能飞快的运行~
So.为了不被社会抛弃,每当和别人待在一起时,多想想我能做些什么?
①引自《送你一颗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