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
model-view-controller,下面有一张著名又好看但烂大街的图(出自斯坦福教程)很能清楚的表述MVC中model、view和controller的关系:
Model
模型对象,封装了应用程序的数据,声明定义合理的属性以及处理该数据的逻辑运算。
Model层设计的初衷除了被Controller初始化赋值之外还应具有model对象更改时通知Controller的功能(通常通过Notification和KVO实现),但实际开发过程中,这个功能被controller实现回调(如网络连接),赋值model的同时就已经执行了。
又由于在ARC时代我们无需手动管理释放变量,.m文件中几乎为空或只有一些json-model转化代码,造成model层过于轻量级,相应的使controller的代码更加臃肿和庞大。
View
视图对象,绘制自身和显示来自model层的数据,并响应用户的交互操作,实现数据的更改和编辑。
但显示和响应都不是直接的,如上图,中间是不可逾越的实心黄线,所以都要通过第三个角色Controller:View的显示由Controller通过Outlet对View进行控制;View的响应通过action-target、delegate(现多用block代替)、datasource等传递给Controller。
Controller
控制器对象,视图和模型对象之间的媒介,充当胶水代码的角色。Controller解释View中的用户操作更新model,并在model发生更改时通过直接调用view赋值属性更新视图显示。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由于MVC设计模式并没有考虑到网络请求和数据处理等业务逻辑,导致Controller会过于庞大不便维护,于是便有了MVVM框架作为改进方案,为Controller瘦身。
MVVM
ViewModel
用于存放逻辑代码和网络请求,并对请求结果进行解析处理以供View层直接显示,任何视图的引用不得出现在VM中。如此,VM中的代码提取后不仅精简了Controller,其实还具有解耦的效果,相同或类似的逻辑代码和网络请求可通过复用VM来实现。
由于VM中存在网络请求的异步代码,于是必然会牵扯到回调通知View层的逻辑。关于回调方式ViewModel的.h文件一般有以下两种比较主流常用的长相:
1、block版
@interface ViewModelClass : BaseViewModel
//暴露给Controller使用的数据源(也可由Controller维护,通过block传递出去)
@property (strong, nonatomic) NSObject *data;
//数据源更新完成后的block回调通知(可提取到VM基类中)
typedef void (^LoadDataBlock)(void);
//包含回调的数据源获取/更新方法
- (void)fetchDataWithBlock: (LoadDataBlock) block;
@end
2、RAC版
@interface ViewModelClass : BaseViewModel
@property (strong, nonatomic) NSObject *data;
//数据获取完成的信号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RACSubject *refreshUI;
//主动发出获取数据的信号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RACCommand *fetchDataCommand;
@end
RAC的原理、其强大优雅而统一的异步处理方式和与MVVM完美的契合度就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了,总之种草R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