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余世存老师《知识经济时代,你能否接受智商税》一文,引起了我对智商的注意,这会是一种对于知识本身的自贬吗?
知识经济,简单来讲就是通过销售我们的内容产品来获取利润的一种商业行为,也就是说知识是可以拿来贩卖的,我们好奇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想知道什么知识,百度一搜不就都有了,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支付这笔钱呢?有必要,非常有必要。
知识付费 其一帮助我们解决了选择知识的难度,从而更为方便地获取有价值的内容;其二帮我们解决了挑选好内容的时间成本和学习成本,从而更能有效地吸收我们想学习的内容;其三由于是付出了我们自己的真金白银从而使得我们更加会去珍惜这些知识;其四由于这种便捷的获取力度以及这些知识的消费场景,我们在获得一定知识的同时弱化了我们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而这第四点恰恰是这篇文章里所提到的【智商税】。
【我们中国人的认知水平千差万别。这种知识或智力不足导致了每隔几年都有“认知革命”“学习的革命”一类人物事件的出现,当代人称此为收割“智商税”。 国内贩卖知识,即智商税这个行业经历过三个阶段:传销时代,主要靠面对面零售;机场DVD时代,有了基本的规模化标准化;吴老师罗老师时代,电商化社交化。
换个角度,对应的是收割不同的代际:前两个阶段收割50-70年代生人里的贫下中农和乡镇企业老板们,吴老师是第一个成规模成建制地收割有成企业家的,罗老师的威胁在于收割了吴老师那批受众的儿子们。同时交叉收割这个市场的,上有各路仁波切,下有各路洋鬼子,谁说这行业是蓝海啊……早就激荡三十年了……
林语堂曾在《人生不过如此》提到:知识的追求应该成为一个人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
我们必须放弃“知识可以衡量”的观念。庄子说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的追求终究是和探索一个新大陆一样,或如佛朗士(Anatole France)所说“灵魂的冒险”一样。如果一个虚怀若谷的,好问的,好奇的,冒险的心智始终保持着探索的精神,那么,知识的追求就会成为欢乐的事情,而不会变成痛苦的工作。
我们必须放弃那种有量度的,千篇一律的,被动的填塞见闻的方法,而实现这种积极的,生长的,个人的欢乐的理想,文凭和分数的制度一旦取消或不被人们所重视,知识的追求便可成为积极的活动,因为学生至少须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书。
最后引用贾樟柯的一句话来结尾:大众社会思维模式改变的缓慢以及思维的固化对创作的人来说是很悲观的事情,因为创作者没有不思考个人与大众的关系。
今天,你上交智商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