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小伙伴们所在的团队中经常会收到用户需求反馈的事情。
这个页面能不能加一个转发功能?这个问题为什么只能采纳一个答案呢?这里能不能设计成红色?
那么,什么是用户需求,如何进行需求排序,需求都需要并满足吗?
内涵段子被勒令下架后,张一鸣说:“用户需求”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今天主要跟大家探讨下关于用户需求那点事。
最近深圳天气降温,家里石头小朋友需要买件厚外套保暖,妈妈提出要到淘宝上购买,奶奶说希望线下买件稍微大点的这样以后也能穿。经过商量,决定第二天到下线店购买,这样能够尽快穿上。
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需求从提出到落地的小事例。
1、什么是用户需求
字面上理解用户需求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用户和需求。
那么什么是用户呢?
我们来看一下百度百科:用户,又称使用者,是指使用电脑或网络服务的人。所谓的用户,是指实际使用我们产品或服务的人群。
这里着重需要区分一个概念,用户和客户的区别。
互联网时代,To C领域主要是面向用户,讲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到了To B领域则是以客户为中心。主要区别在于客户是为产品买单的那个人,而用户可能只是使用者。而面向不同领域,需求处理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这里需要特别注意,本文主要还是以TO C领域的方法为主。
我们再来看一下什么是需求。
需求是指人的需要和诉求,是满足特定场景人们需要的事物。因为有需求,物品才有存在的价值;互联网产品也一样,没有需求就没有产品。
用户需求概括起来就是:什么人在什么场景下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2、如何搜集用户的需求
1、用户调研。即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当面访谈的方式来进行。
如何选取调研的对象呢?针对重度使用,中度使用和轻度使用用户,建议随机抽取,保证各用户群体都涵盖,避免出现某一群体扎堆的情况。
调研主题内容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涵盖产品的各个方面,也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进行不同的内容设计。
2、自有渠道搜集。包括官方反馈渠道,用户交流群反馈,运营人员收集等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进行产品数据埋点,收集用户的行为数据,来配合其他方法完善搜集的需求。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索尼公司曾经做过一次实验,产品人员问用户什么颜色的音箱比较好看,大家都回答黄色的,但是走的时候所有人都拿走了黑色的。
3、竞品分析。通过对竞品进行分析来快速的获取竞争对手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和表现情况,同时避免拍脑袋的需求。需要对竞品进行深度体验,与客服进行沟通,也可以用户的身份打入竞品的用户群。竞品分析是一个需要长久进行的事情,持续关注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的洞察和研究,知己知彼。
搜集用户的需求的三种方法:用户调研,自有渠道搜集,竞品分析。其中,前两个中有效的沟通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否在需求搜集过程中清晰明确的从用户那里拿到我们想要的信息很重要,而竞品分析则对专业性要求较高,能够真正挖掘出竞品的核心优势。
3、用户需求分析
所谓用户需求分析就是通过对用户的描述的需求进行深入的理解,挖掘背后的深层次需求,也就是识别出产品经理常说的“痛点”。
用户需求分析的难点在于确定真实需求难、需求容易变化、需求量多且杂。
这里我们就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一一的鉴别和筛选,识别出用户的真伪需求,进而进行需求排序。
需求的筛选这里主要从4个方面来进行进行。
第一,方案是否合适;第二,实现难度如何;第三,影响人数多少;第四,紧急程度如何。
1、方案是否合适。用户提出的可能是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但是方案是否最优,需要结合业务知识进行判断,确定出一个最合适方案。
当年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如果按照用户的声音的话,可能福特就会去养出更快,更好的马。
2、实现难度如何。用户的需求在现有资源水平下,能否实现,实现需要花费多少的人/天工作量,后续是否需要持续维护更新,投入产出比如何等等。评估过程中由开发人员对工作量进行具体的评估和量化。
3、影响人数多少。这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需求,还是一个可能会影响到所有用户的功能;是否对本产品影响不大,但是关乎到兄弟产品的存亡等等。通过对需求影响度的评估,来确定需求的实施。
苹果手机的盲人模式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大部分人可能永远也不会使用,但是为了照顾到盲人这个小众群体,苹果公司仍然保存着这个非常小众却又重要的功能。
4、紧急程度如何。需要对需求的紧急程度进行综合评估,是否需要紧急执行,还是允许有一定的滞后性,当然提需求人都会觉得自己的需求最紧急,这时候就不要被用户牵着鼻子走了,需要团队整体来判断。
需求评审期间,通过结合上述四点来对进行综合评分,也可以结合当前产品阶段对某一项进行加权,例如现在是产品增长期,一个方便用户分享转发的需求有助于产品影响到更多的用户,那么第三点的权重就可以相对的增加。相反,在产品初期,转发分享的需求可能就不那么强烈了。
对每个相应的需求进行一个综合评分后,按照排序即为最终需求排序表。
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个需求分析模型:KANO模型分析法。
该方法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需求实现程度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需求划分成如下5类:
基本(必备)型需求:当优化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
期望(意愿)型需求: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降低。
兴奋(魅力)型需求:用户意想不到,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但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有很大提升。
无差异型需求:无论提不提供,用户满意度都不会有所改变,用户根本不在意
反向(逆向)型需求:用户根本没有此需求,提供后满意度反而会下降。
在需求评估中,我们首先需要全力以赴地满足用户的基本型需求,保证用户提出的问题得到认真的解决,重视用户认为团队有义务做到的事情,尽量为用户提供方便。以实现用户最基本的需求满足。
然后,我们应尽力去满足用户的期望型需求,这是竞争性因素。提供用户喜爱的额外服务或产品功能,使其产品和服务优于竞争对手并有所不同,引导用户加强对产品的良好印象,使顾客达到满意。最后争取实现用户的兴奋型需求,为产品建立最忠实的客户群。
另外,沟通技巧在需求分析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评审团队内部良好的沟通效果可以对整个需求分析过程起到润滑作用,快速解决真正的需求痛点,而不是突出个人的主观因素。
总的来说,符合当前公司发展目标的需求优先级高,反之降低优先级。
需求分析到落地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发展,一个关键痛点的解决则可能会是产品增长的引爆点,促使产品在竞品中脱颖而出。
如何进行用户需求分析,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