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前,学到一篇课文《那个星期天》,选自史铁生的小说集《务虚笔记》,史铁生笔下的小男孩,满怀期待的盼望着和母亲出去玩。可是母亲总答应着去,却总有这样那样的事儿忙不完。直到太阳下山,直到天色急遽变化,“光线无可避免的消失,一派荒凉……”
初读,脑中便有那样一个下午,那样一个落寞的,绝望的小男孩,蹲在母亲身边,低垂着头,不说话也不愿意起身。说不清当时的触动该怎样用语言具体描述,只是脑中有一个坚定地想法:往后,对于我的孩子,绝不轻易许诺,而对于许下的诺言,绝不能让它轻轻飘散在空气中。“言必信,行必果”,六个字的含义在那刻突然清晰起来。
我想,不仅是作为母亲,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要慎言,要重视自己许下的所有承诺。作为班主任,全班孩子的“班妈妈”,更是如此。听其言则信其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对于自己说过的话,许下的承诺,不伪饰,不毁约的老师。在学生眼中树立的不仅是信任更是威严。
“言而有信”对于我们年轻的老师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信,是信用。说好的奖励,说好的活动安排,就一定会兑现,这是获得同学们认可,走进他们的第一步。这一点,对于绝大多数老师而言是很容易做到的。而信,也是信念。是当同学们犯错以后,老师所谓的处罚不是说说罢了,不是吓吓你而已。是说到就会坐到的信念,是传递给学生犯错就要受罚,就逃不掉的笃定。
正如前日,当我面对一个毫无规矩,对于我的要求浑然不放在眼里的班级时,我心下一凉:我知道,这怪我。这一刻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不同于以前,仅仅是自责于自己没能力,气自己管不好学生。而是我深深的意识到,是我这个老师不被同学们“信任”,他们不相信,“黄老师”所说的处罚,“黄老师”做得到。
所以,我让同学们静坐,不安静下来便不再上课,哪怕是坐到放学,哪怕是坐到半夜。我陪着!以前,我也说过这样的话,但当时,我自己都知道,怎么可能让他们一直坐在教室呢?放学得回家啊,不然,出点事儿,怎么办?
一个过于“怕事”的老师,在他的言行举止中会带有自己都无法忽视的底气不足。一个自己都无法笃定的老师,怎么让学生相信你所有的一切不是一句空谈?孩子们的聪明和敏锐往往超过你所以为的程度。
那一刻的我是下定决心要整顿那群散漫的孩子的,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挨个给家长打电话,甚至我自己送他们回家。因为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当老师不应该太“窝囊”。我才30岁,教育生涯堪堪那开头而已,就已经丧失对于教育的锐气和冲劲,那我往后余生还有那么长的职业生涯,我该何以自处?莫不如趁早改行吧。
这是我说不清楚多少次给学生放狠话,让他们静坐。但这绝对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因为第一次,我让大家静坐,效果如此好。在没有老师守班的情况下,安安静静的没有一个人说小话,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也是这次让我坚信,一个好的老师,一定是一个言而有信的老师,是一个不怕事,一个不怕麻烦,舍得花功夫去兑现诺言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