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分手的时候,她没哭。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走不进这个男人的心,似有一堵墙横在两人中间,尼亚走不进去,他走不出来。
尼亚决定创业的时候,是她分手一年以后。
她用三年时间存了10万块钱,全部拿去投资了这个小店。
她在县城的街上选了一个小小的门面,中间打通,四面装上镜子,然后又买了几个货架,开了一个“10元超市”。
门边放了一个音箱,在热闹的街道,不停的重复着:“10块钱,你买不了吃亏。10块钱,你买不了上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进店里瞧一瞧看一看……”
尼亚就挎个黑色的钱包,站在门口。
“这个好不好?”一个女孩指着一个花瓶,温柔的问他身后的那个男人。
“好啊,你觉得好就好。”男人回答。
“嗯,你说说看嘛,这个好看还是那个好看?”女孩询问男人的意见。
“你觉得好就好,你喜欢哪个就哪个。”男人摸着她的头发,轻轻的说着。
尼亚看着这对情侣,忽然想起来自己分手已经一年了。
这一年,她几乎忘了他。
尼亚和他逛街的时候,他从来都是迁就自己的。
吃什么,买什么,去哪吃,去哪买,去哪玩,他从来没有和她争执过。
尼亚,出生在农村,她有一个暴躁如雷的父亲。
有一年她和父亲一起去买年画,因为她没有算清楚到底需要几幅年画,她父亲噼里啪啦冲着她吼了好几句,当时如果不是当着卖家的面,尼亚一定哭了。
但是她的眼里肯定含着泪水,被父亲当众训斥,不留一丝情面,她恨不得钻进地洞。
所以尼亚觉得,她的前男友很包容自己,他从来没有在大街上和她发生过争执,他一定超爱她。
尼亚遗传了父亲暴躁的性格,有一次和前男友在家里发生了争执,尼亚立马爆炸,和他吵了一架。
当时他并没有哄尼亚,他说哄你一次还要哄第二次,以后就都得哄你。
尼亚的妈妈是个很能忍的人,尽管他的父亲也总是在大街上不留情面的对着妈妈大吵大骂,她都忍了。
妈妈总是在尼亚面前流泪,跟父亲冷战也好,争吵也好,妈妈忍了爸爸的不道歉,爸爸和妈妈吵架后,几乎没有哄过妈妈。
所以尼亚也忍了前男友不哄她。
尼亚和他道歉的时候,他说:我就问你哭有什么用?
尼亚当时也觉得哭没有用,可是不是说吵架了才能看出一个男人对你的真心吗?他在她哭的时候无动于衷,冷静沉默,随便她哭。
尼亚知道他不爱她,还是因为他妈住院了,他好几天没有理尼亚。
尼亚不明所以,给他打了好多电话,最后在他家门口堵到了他。
尼亚见了他妈妈,给他妈妈做饭,尼亚跟他妈妈说:他好几天没理我,他都没跟我说您住院了。
他妈妈说:住院确实不能跟你说。
尼亚当时以为,他们怕她担心。后来才明白根本就是把她当外人看。
尼亚后来决定分手的时候,他一句话也没有挽留。
也许谈的这段感情太过于疲惫,太过于伤神,尼亚在分手的觉得很轻松。
现在的尼亚,有了自己的小店,生意还算可以,已经没有了当初创业时的害怕。
她很忙,她忙到没有时间再去谈恋爱了。
她要守着她的店,她要挣钱,因为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虽然她没有挣很多钱,也当的不是大老板,可是和她从小的生活比,以及分手前的她比,现在的人生才是开挂了的人生。
她的店是自己的,她的心不在碎了,她每天累的倒下就能睡着。尼亚觉得很欣慰。
人在经历了挫折后,不给自己重启一次,一直活在过去的回忆里,就永远不能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
尼亚觉得,以后想找一个爱她比她爱的多的人,她愿意付出的,一定是别人先付出之后的。
因为被爱伤过的女人,都爱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