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保证不了这辈子不生病,也没有谁能避免不犯错,那为什么孩子粗心大意家长就不依不饶呢?20岁之前犯的错多一点,20岁以后就会吃一堑长一智吧。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家长们都怕孩子犯错,一听到老师告状自己的孩子就会头皮发麻。
以下是家长对孩子犯错的四个典型反应模式:
1、纠正模式:立马站出来纠正孩子,生怕犯错会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
2、打骂模式:指责甚至打骂,想用惩罚来告诫孩子长记性,以便不犯错。
3、防范模式:时刻防范着,神经绷得紧紧的,希望堵死犯错的源头。
4、说教模式:不断说教和唠叨,生怕孩子不上心,时刻在提醒。
世界大文豪雨果在他的著名小说《悲惨世界》里说的一句话:“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错误犹如一种地心吸力。”
只要不是影响生命、健康、安全和他人尊严的大是大非问题,我们都要尽可能地开放“容错机制”,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
1.运用同理心:只要我们不愿意看到别的孩子对自己孩子做的事,包括任何身体和言语的冲撞,如果自己的孩子做了,我们就必须无条件地立即制止。
2. 运用安全观:只要对孩子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实质危险的,我们必须立即干预和阻止,无论是别家的还是自家的孩子。
3. 运用常理心:只要父母判断这个行为或错误会给孩子或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大错,那么父母就应该行使职责,为孩子喊停。
有一家长对读三年级的孩子要求非常严格,每次考试都要求孩子考班上前5名。有一次孩子语文考试从90多分掉到70多分,家长取消孩子任何娱乐活动,每天补课并采取打骂模式,直到第二次考试又回到90多分,才让孩子松一口气。孩子没有周末,家长给他报了写作班、奥数班、英语班、跆拳道和扬琴班,平时晚上都有报班学习,真的变成了学习机器,孩子失去了童真,孩子每天的学习都排的满满的,没有自己的时间,每天都能听到家长的怒骂声,不允许孩子犯一点点错。
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可能到12岁左右就会有叛逆,就会想方设法离开家长的怀抱,他们之间的冲突会不断提升。
我们要做智慧家长,要学会放手,还孩子一片空间,走他该走的路,犯他那个年龄段的错,沟沟坎坎、磕磕碰碰,人生更有回味,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