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又双叒叕一次听周围各年龄阶段的人提起《芳华》之后,终于把《芳华》给看了。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我所指的《芳华》或许应该包括最开始的海报争议与撤档风波,再到周围及网上人们对《芳华》好的坏的评论,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我所看到的《芳华》。
好的作品很难单以一个词进行评价,坏的作品也是,当年的《富春山居图》带给众人的是深深的吐槽无力感。《芳华》倒是可以以一个词形容,就是挺“尴尬”的。
一、电影与原著的偏离
没有看过严歌苓原著,其实毫无底气将电影与原著进行对比,容我进行一个猜想,我猜想原著想诠释的是刘峰的人性与“神性”在特定时代的尴尬处境,作者想表达的深刻意味或许在此。可是电影似乎不想诠释原著想表达的核心思想,变成了男性视角下带着“致青春”色彩的“青春吐芳华”。
二、叙述逻辑下的人物与银幕形象的反差
简而言之,黄轩太帅了,当年的薛蝌如此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可是却被表白对象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对方是“圣人”,没有“人间烟火气”,林丁丁因为刘峰的表白而觉得恶心,甚至有幻灭感!苍天啊,林丁丁在电影叙事逻辑里,不是最容易接受时代风潮的角色么,这突发的严肃思考实在吊诡。林丁丁这一单薄的角色撑不起揭开刘峰与时代之间的冲突的重任,或者说刘峰的人物发育铺垫太少。
三、次要人物尴尬的喜与悲
这一点我倒觉得是《芳华》意外促成的一个可供思考的层面。次要的一群文工团的姐妹,小郝,穗子,林丁丁……尤其小郝,欺负人时的恶,帮助刘峰时的哭,吐槽丈夫时的无奈,都让人觉得尴尬,尴尬之处在于这些情感不像是这个人物自带的,而像是有人在引导着她:这时候你该哭了,这时候你该笑了。这当然不是在说演员的演技,而是一代人的判断能力,一种不是由心底生发的对于是非与情感的判断意识似乎始终左右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