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胃口、太极拳以及辩证法
按:整理自己过去的小文字,把一些(包括稍加修改)尚可适用的,在这里充作更新。其中很多都是曾经发布过的,不过我通常不在同一时间多次发布同一文字,而既然曾经的发布平台都已经消逝不见,所以在这里,即便不能算作首发,至少也不能算是一文多发。其实我对网络发文的诸多规矩一直不太明了。今天的这篇就属于这种情况,它曾在大概十一年前发布过一次。
朋友小酌,被将一军,题目是: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地介绍一下什么叫作辩证法。也怪我老是在他们面前耍“辩证法”,惹得几个家伙合起伙来发难了!好在酒桌上糊弄一下也无所谓——不过就这么一糊弄,突然发现还有点意思,拿来博客里说说——,我先拿对面的胖子“开刀”:
你看,我们大家吃的东西差不多,为什么你就这么胖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的吸收能力比我们大家都强,所以什么好东西到你那里,就让你给充分吸收了;而我们呢,就只能吸收多少算多少。所以,你这方面的辩证法就比我们强!——这种说辞实在是难以服众的,不过有趣就在这里不是吗?接着往下说:
知道这个世界上那种武功最厉害吗?同样简单:太极。知道为什么?因为太极的用力最为讲究,叫做“假势作势,借力打力”,对手力气大,可让他一沾就卸过去,回头就打在对方自己身上。这跟一个人胃口好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好胃口是天生加保养,太极高手是训练加领悟。——现在开始有点沾边了吧?还没明白?那就接着说:
人类既有的思维方法那种最好?不用问了,就是辩证法。为什么呢?听说过“抬杠长能耐”这句话吗?就是没理搅三分,勾着你和他争论,你一着急把什么想法全说出来,他那边一点儿不糟践,全收过去,就凭着脑子快,把你那点东西一整理,变个样子说出来,听起来还比你那个好;还告诉你,你说的内容也许都是对的,可就因为说话的逻辑、方式或者顺序有点毛病,这就变成了你的“空穴”,让他一“点”,就证明“你还没他行”!——怎么样,有点儿意思了吧?
当然啦,这只是一个比喻,或者说就是辩证法的一种“前身”,一种“自然肇始形态”。它不能老是靠“抬杠”活着,就像好胃口的不会总是当孩子,尽吃些奶糕、奶粉、米汤、稀饭什么的;练武的也不会老当“菜鸟”,靠给别人当“沙袋”练功。一旦辩证法掌握了相当的知识,那可就不得了,它能让这种知识自行发展、完善并充分发挥;于是当它真正成为辩证法的时候,对否定其它已经没什么兴趣,它的兴趣就是吸收其它来实现自己。——最后来一句“玄”点儿的:辩证法是最基础的知识,又是最高境界的知识;而从最基础到最高境界,就是辩证法的自身发展过程。
酒桌上的话,就到此为止。文求对题,就只能说那么多,否则饭局就变成哲学课了。不过我自认为这个解释还有点意思,很值得发挥一下,所以在这里就接着往下说:
我们中国有很多老话都跟辩证法有关,例如“有容乃大”、“失败乃成功之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等等。不过要说明,如果从内容上说,任何一句合理的话都与辩证法有关;但这些都不仅仅是内容上有关,而且是在意识上有关,也就是说意识与内容达到了统一。比方说“有容乃大”,通常有两种理解:一是说有涵养,肚量大,能容下异己的事物;二是更进一步说,正由于能容异己,所以才能把事业越做越大。但是这两种理解都只是停留于外在形式,没有发挥出其中的内容。试想一个好胃口的人,如果仅仅是肚子大,顶多就是吃多少排多少,不吸收也不生病;再如一个练武者,如果仅仅是受得住击打,顶多也就是身体强壮,打不倒,还能还手。而这些绝算不上是真正的好胃口和好身手,真正的好胃口是能够吸收各种食物中的营养,真正的好身手是能将任何施于自身的打击都转化为自己的力量。
辩证法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方法,它对于任何针对自己的批评、指责甚至驳斥,都抱有一种对待“补药”的态度,不管这些否定看起来有多么不好,也要看一看它有没有好的地方,有就一定要拿过来,并且适当地安排到自己的体系当中。——这些个好东西,在别人那里可能就是被当作一般的东西,比如当作一颗子弹来射击他人;但到了辩证法这里就可能变成一颗螺丝钉,被装到一辆坦克上,这时它才真正变成好东西了!——所以黑格尔说:“对于一个原则的反驳就是对该原则的发展以及对其缺陷的补足”。这句话,稍有文化的人多少都能理解,但是要真正实现它,就需要辩证法功底了。就像学太极都知道要“化”,可要真正能“化”,便绝非小小功夫。——坦克不是一天造成的,把别人的子弹改造成自己的坦克紧固件,至少也得脑子里有了这辆坦克才行吧?
现在说点题外话。博客上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辩论,有时甚至会从辩论走向争执,乃至争吵——但愿我这个话不是言过其实——,为什么呢?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我绝对正确,你绝对错误。虽然这句话通常也会以其它方式出现,但总体上是不变的,那就是不遗余力地彻底否定对方。而如果我们让辩证法来说话,那么首先就是:否定对方,不等于肯定本方;其次,不能证明本方,则不可能真正否定对方;最后,只要对方有那么一点点正确的东西,你就不可能全然否定对方,同时又能全然肯定本方。这便是辩证法的绝对性,只不过是用否定的方式来表达;反过来用肯定的方式来说:
第一,哪怕我是百分之九十九正确,对方只有百分之一正确,我也要看一看,对方那个一是不是我所欠缺的。
第二,哪怕我是百分之百正确,对方全然错误,我也要把说出正确的东西作为我的任务,而不是相反地主要说出对方的错误。
第三,如果我真的就是百分之百正确,同时对方的错误又是可反驳的,那么在我的正确当中就一定包含了对方的这个错误。——这条规定是属于辩证法自身的,因为辩证法的工作不是关于局部或者个体,而是关于全部或者整体。
所以,同样是辩论,如果大家能够更多些辩证法精神,那无论是(内在的)效果还是(外在的)结果,都会更好一些;同时对于那些毫无内容的“胡搅蛮缠”也会看得更清楚一些,处理得更得当一些。
后记
本文的意图,是比较浅显地构建一个关于辩证法的表象,因而并不能算作关于辩证法的学术的或者自身的陈述。但是其重点无疑就在于介绍辩证法,当然是介绍我所领会的辩证法。但是,为了避免已经经验到的某些误解,需要做一个说明如下:
1、关于把人的胖瘦与个人吸收食物营养的能力相关联,只是一般可能的揣想,而不是一个医学观点。如果有人认为体态胖大也可能是一种病,那就是把话题引向了医学。但我必须明确承认,我对医学是一窍不通的。
2、关于太极拳,一方面那是一种长期传承的专门技艺,对其内在原理的陈述只能期待真正的太极大家。但另一方面,太极拳也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健身方式,并随着长期的酝酿和沉淀,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从而必然地形成关于太极的世俗看法。这类看法无疑是与个体固有的识见素养一体关联的,因而就很难求得个体之间的观点一致。在本文中所说的,也只是我对于太极拳这种现象的个人领会,仅此而已。
3、本文关于辩证法的描述,基本都是外在形式的。其中比较切近的大概就是第三项,这是辩证法的自身规定所引起的必然表现,即如果你认为某种东西是错误的,但这种错误又不存在于你的认识体系中,那么实际上,你既无法确定它是错误的,更无法反驳它。要理解这一点,无论是从理论判断还是从经验认知出发,都证明了,那需要更加切近地了解辩证法,否则就只能把这个描述看作是神秘言说或者胡说八道,就像为数不少的某些人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表现得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