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成绩好,一路走来也算顺利,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朋友的孩子们大多比我年龄小上一些,所以自从大学毕业以来,总是会有一些被父母推来找我的弟弟妹妹来咨询我读研、出国或是择业的事情。仔细想想,我算是个好为人师的人,不知是否在给他们说教的时候惹了讨厌。但是总是希望能把我这一路走来的一些心得和他们分享,免得他们走弯路。不过想想,当年的自己不也是像一只被好多花丛吸引的小蜜蜂,飞到西又飞到东,没有头绪,没有定性,不喜欢长辈和前辈的“经验之谈”。虽然回想当年,目标不清,颇有顺其自然甚至随波逐流之嫌,但有几件,是我当下十分庆幸,或是能当成人生经验分享的。
第一,每个人都是无时无刻在变化的,要允许自己改变目标。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心思不在学术上,玩社团,搞文艺,团委老师爱我爱得不行,可是专业课老师要么不记得我,要么不认为我是个好学生。我当时觉得自己以后就是一毕业就要工作的主儿,读书是什么,可以吃么?我要进外企,我要当高管,我要变成小富婆。但是阴差阳错,我去了香港读硕士,遇到了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和学术能力的导师。遇到她之后,我才知道做学术是什么样的,一个有水平的学者是多么有魅力。于是,在香港的一年,我渐渐产生了要继续读博的想法。当然,很幸运现在也确实实现了自己当时吹的牛。这个过程中,很多朋友都对我的选择很吃惊,但我知道,我经历过的事情,我想法的转变,只有我自己完全了解。而因为这些所产生的人生道路选择的变化,我愿意很平和地接受。
第二,了解自己是最难,却也是最根本的问题。你的性格如何?能力如何?喜欢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喜欢的伴侣是什么样的?最重视的是自己还是家人?这些问题都是你在做任何重大人生决定前要想清楚的。我身边正在读博的同事,似乎都相对佛系一些,耐得住寂寞,脾气相对平和一些。我的导师,快四十的副教授,每天还是像个大学生一样,骑着自行车,背着双肩包,一聊起和研究有关的事情就激动地语速变快,几乎没听到他抱怨生活的琐事。当然,环境是会调整,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个性,我常常回忆以前的自己,对比起来,现在也是平和了许多,没那么急功近利了,戾气也少了很多。去了荷兰以后,别人问起荷兰生活怎么样,我总是给出非常积极的评价,因为“好山好水好无聊”的生活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量身定做。我喜欢慢节奏的生活,每天以家、学校、健身的地方为主要活动区域,每周去博物馆美术馆周边公园转转,不需要什么夜生活。当然,偶尔还是会很想念国内的唱k,烤串,火锅,和朋友们。我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尽管我私心很想他们也来荷兰陪我,但我却知道这种生活方式并不适合他们。他们喜欢忙碌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喜欢国内方便的日常生活,喜欢在热闹的城市里独立地生活,所以他们仍然留在北京,努力地工作生活。这些选择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有适合与否。他们嘴上说着羡慕我的闲适,但心里却都知道如果是他们过着这种生活,会被无聊死;我也佩服他们的高薪和职业发展,但我知道快节奏的生活可能会把我逼成另一个人。
第三,作出合适自己的人生选择后,则要作出相应的努力;而其他人的人生道路,就不要去羡慕了,徒增烦恼。见过不少活得不开心的人,要么,就是自己有一个目标,却不去努力;要么,就是明明自己的目标已经达成了,却因为眼红别人的生活,觉得处处不满意。有些人生选择是互斥的,想要“岁月静好”,就别指望生活过得太刺激;想要身居要位,就别指望活得太自由。如果不能分清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只是嫉妒心作祟,永远都没法过得开心。
第四,申请学校,找工作,租房子,找对象,本身条件决定了大致的水平,但最终要靠缘分。我在申请上荷兰的这个博士项目之前,申请了四个美国的项目,统统被拒。当时是心有不甘的。但是现在回头看,欧洲读博的方式可能更适合我一些,自由度更高,直接钻研一个课题,从第一年开始就开始有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校刚好有我们家汉子喜欢的硕士项目,我们也才能因此结束异国恋,终于一起生活。也许这就是缘分吧。租房子也一样,你可以很努力地找房子,但是你什么时候想要入住,在哪片区域找,房东什么时候把房子放出来,都是要看机缘。
总的来说,我是一个挺信命的人,遇到的人,发生的事,都会悄悄地对人生的走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我也一直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生旅程是可以复制的,没有那么多what & what if。所以,想要过得开心些,就是首先跟自己和解,make peace with yourself,然后再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