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金和养老金,是典型的复利生息长期滚存的理财险。解决的是15-20年预期的定向生活必须费用。
目前保监局规定的精算假设都在3%以下。所以,单纯现金价值在包括缴费期在内的10年,才能冲抵本金,这是基本预期。也就是说10年内,它的价值都是被低估的。这也是客户如果跟理财产品去对比,特别受打击的地方。所以,理财险不是理财,这个概念一定要明确。保险本身就不是解决资产的营利性的。它的金融属性已经决定了它作用并不是用来逐利的。长期复利也不行。再复利,也复利不过同期投资。那么,理财险的绝对优势,在它的金融属性中到底是什么呢?
是它绝无仅有的法律性。保险作为金融资产中安全性最强的类别,无论金字塔中的那种模块,都是具有超高的法律保护功能的。它解决的是在时间的长河中,用确定的法律关系,保护不确定的未来底线。
这是经常会被大家使用的保险草帽图。一般大家会用它针对意外和重疾来演示保障的重要性。这张图还可以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人生青壮年阶段有盈余的状态下,是否会紧衣缩食?举个栗子,家里没有停水的时候,一般人洗脸洗菜水都开多大?是否不开那么大就洗不了?但是停水的时候,用备用水,还会开那么大水流吗?不会。够用吗?够用。这就说明了人性的一个基本状态,只有有余钱,感觉很安全富裕,就会加大基本开支。水哗哗的流就用起来很爽,很幸福了?钱也一样。教育金和养老金这种类型的产品,其实就是节水器的作用。在水流大的时候,把里面部分水隔离出来,人为的制造出剩余水够用但不浪费的状态。通过零存整取的方式,为停水的时候准备足够的备用水。
保险的长期性特点恰恰就要比其他金融产品更好的解决了草帽图中流动资产容易流失这个问题。这就是保险与生俱来的优劣平衡。理财产品,银行产品,都不能制造出这种结余感,相反,会加大人们在盈利方面的膨胀感。就像赌场里赌赢了的人,就觉得钱来的很容易,更会挥金如土一样。我去澳门赌场,马来赌场,澳洲赌场都是如此,赌场周围的奢侈品店的卖价都会比一般专柜更贵,但销量都非常好。所以,为养老和教育这种人生刚需阶段准备的资金,就像备用水一样。停水的时候,准备的水不够用,厕所不敢冲,恨不得尿都留着冲的时候,会不会怀念洗脸时候哗哗的白流走的那些水?理财险就是解决至少停水的时候,也要比别人上更体面的厕所这个问题。
再回到它与理财产品的对比中来。我一直认为,这两者没什么好对比的。就像两口子过日子,非要分出来都要一起抗煤气罐,一起怀胎十月吗?男女有别,各有分工,相互扶持,发挥所长。这样的家才和谐。这是标准普尔的配比图。这个比例,是人的一生财富汇总比例。也就是说,如果从0岁开始到106岁精算假设结束。在106岁的时候的状态。它是一个动态的追求出来的结果,不是每一个年龄和时间段都要求的静态值。比如儿童时期就明显很难有第四象限。[偷笑]人们去对比理财险和理财产品,其实就是在对比第三,第四象限。我们假设一下,一个人再35岁的时候,有100万余钱。如果去投资,20%,10%,5%三种产品,都没有明文规定保本。怎么投资?敢不敢都放到最高的里?45岁呢?55岁呢?
不敢是因为想赚钱,又怕赔本。就是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态。[偷笑]
如果未来停水的时候能过体面生活的资金先预留好了30万。剩下的70万就算都赔进去了,也还可以东山再起,会怎么投资?也就是牌坊在村里立好了。然后到外地度假的时候追逐爱情。敢不敢找个好男人,美滋滋一下?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做好了基本资产隔离,逐利的部分就可以做更大胆的投资。其实,保险就是一种对抗人性的金融工具。正经点说,就是,想想城市里的孩子和农村孩子为什么在拼搏的时候,反而穷孩子更放不开手脚?更患得患失?就是底气的问题,父母是不是给留了后路,家底。
所以,为人父母的人,什么叫为孩子撑起一片天?就是撑起有底气,有智慧的财商与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