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整整6天,刚下飞机,很想发条“嘿,安全抵达了”,却不知道发给谁。扫了一眼微信,全是工作消息。
年轻的姑娘
出差期间每天至少见3拨人。在这么多人中,有2个姑娘给我印象最深。
小文是百度直达号的BD,她是那种一见就很讨人喜欢的小姑娘,眉眼带光,笑容满面。熟稔商务礼仪,连开玩笑的尺度分寸都掌握的恰到好处,唯一的缺陷就是很多话题,例如时政商业的话题,她硬要加入一起聊多少有些尴尬。而她为了活跃气氛聊哪里做美甲便宜的话题也让场面一度冷场没法接话。
而另一个姑娘晶,则刚好相反。她是一家创业公司的市场总监,无论聊到什么话题,她都能很好的接上并扩展:葡萄酒话题、饮茶话题、社会热点话题、热门城市美食话题,甚至是商业话题、时政话题、投资话题,都能侃侃而谈,说出自己的一二三独特见解来。
其实很多聚会上都会碰见小文这样的年轻姑娘,活泼爱聊、喜欢加所有人微信、喜欢拍美食喜欢合照或自拍,然后po朋友圈,以认识XXX为荣,口头禅常常是“XX啊,我认识,他是我朋友balabala”。
这么写虽然有点恶毒,但如果能警醒一些刚毕业的年轻漂亮姑娘,也算是善事一桩。
● “你是谁”比“你朋友是谁”更重要;
● 投资自己比浪费时间结交酒肉朋友重要,时间是最宝贵的,没有之一;
● 价值是对等的,你在什么level结交什么level的朋友,否则你只是他们的消耗品;
● 交朋友前,想想你能提供什么价值给对方?
● 别怕扫兴,你可以坚持不喝酒的;
● 我从来不相信男女之间有频繁联系的纯粹友谊;
● 想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清楚自己追求什么;
● 爱自己尊重自己,才会有人来爱你。
精英阶层的优秀习惯
出差最大的好处,能近距离观察同行同事的优秀习惯,做个总结:
1)坚持运动
出差有一天最忙的时候,见了5拨人,上午一拨,中午吃饭一拨,下午两拨,晚饭又是一拨。面对不同的人聊不同的事,不仅正经事要试探,还要想着怎么开玩笑。一天下来,大脑完全没有停过,时刻是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
晚上还不能休息,整理会议纪要,发该发的邮件和文件资料,做第二天要讲的PPT。出差6天,我几乎每天都是凌晨2点睡的,导致白天困到不行,一沾椅子就能睡着,只能不断喝咖啡。
而同事在这高强度下,还精神炯炯活力满满,70后干劲比我这个90后还足。所以,运动这个事情太太太太重要了,我以为我只是智商情商比别人差,其实差距最大的是体力。
2)持续自我学习
经常看到朋友圈有很多人晒了互联网行业大会,雪球、三节课等线下的学习交流会。但参加了或po照片了等于真的有收获吗?
这是我不断反思我自己的,我太爱装逼了,所以我的学习经常浮于表面,只是为了炫耀知识。低调奢华有内涵,我一个都没命中。
出差同行的同事随身携带一个kindle,真的是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地铁上、出租车上、飞机上、排队时、等车时、等上菜时... ...比我富裕比我聪明还比我努力.....
这还不算什么,有一个学霸朋友,他的大脑是随时随地在思考,连等个红绿灯,都在无意识的根据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去计算通行概率!这意味着,当我习惯放空大脑来休息时,他习惯切换思维通道来休息,就像学生时代做语文卷子累了,就做做数学卷子来休息下。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描述他的职业病:走在路上看到的所有店铺,在他眼里都是一个个项目,这些项目上下游的产业链是怎么样的、如何发展的?盈利模式是什么?相似的产品有哪些?
再比如,在地铁上非常拥挤的时候,此时也无法看电子书,如果是我,可能大脑又会处于放空状态,反正什么都做不了,就放空休息下。而这个学霸同学,就会默默观察地铁上每个人,从穿着以及随身的物品,到每个人的站姿坐姿,去猜测和判断对方的性格、职业。而他也把这种习惯当做休息和放松。
持续学习,不是表面的装模作样,而是大脑持续的思考。
其实还有很多条习惯,例如
● 自我控制力强,无论工作生活感情,都杀伐决断干脆利落。
● 情绪平稳,基本不会起起落落。
● 善于总结分析,绝不会犯相同的错误,甚至绝不会犯身边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 几乎都有记日记的习惯,2012年都是4年前的事了,如果不记日记,那一年的你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你还能记住多少?
● 三观坚定且不易被说服,原则清晰。
● 不把说脏话当真性情或率真,多为绅士淑女。
● 记忆能力强,或者应该说是“走心”。“我记性太差”、“我脸盲”等都是借口,关键是没有走心,记住别人的名字是一种礼貌,一面之缘后再见面亦能叫出对方的名字是一种能力。
孤独的产品经理
这次出差最大的感慨,就是不想再做纯粹的产品经理了,不懂市场不懂运营不懂搭建模式的产品经理真的挺可悲的。时间超过12点了,下次再聊,我自己也需要好好思考下。晚安,早点休息。
— END —
作者:张琪,90后,定居魔都,产品狗。
如果本文对你有那么一丢丢帮助,原创不易,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