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人真的不能轻易地妥协或者将就,你以为是妥协一次、将就一回,很可能就妥协、将就了一生。
01
在我们身边,“退而求其次”的人和事却天天上演着。
你本来想上一个“985或者211”的大学,后来没有成功。那就勉强上一个二流、三流的大学吧,可你的心里会不会有点不甘心呢?
你错过了一个让自己心动的人,便找了一个差不多的人凑合,可心里住着念念不忘的人,再遇见的人就变成了“将就”,“将就”的再怎么好,也填不了心中的空缺。
你看中了一件外套,太贵了舍不得买,你就买了一件稍微便宜的,可心里有最漂亮的那件外套,其他的就变成了“次”的,“次”的再怎么便宜也弥补不了内心的遗憾。
你一直以为:妥协一些,将就一下,这个世界将会为你让出一席之地,但你却发现,除了失去更多,抱怨更多,你什么得没得到。
请你记住,你所设定的权限决定了你不会失去什么。一旦失去了底限,你很快就会溃不成军。更严重的后果是,你想要的东西,也会跟着一起失去。
02
在2008年的哈佛毕业典礼上,校长福斯特对毕业生们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听过你们谈论未来,知道你们的烦恼。我也知道你们担心收入,担心职业选择,担心人生的意义不能实现。我要对你们说的的是:只有试过了才知道。无论是绘画、生物还是金融,如果不尝试做你喜欢的事,如果你不去追求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你会后悔的。人生的路很长,总有时间去实施备选方案,但不要一开始就追求退而求其次。
她还将“退而求其次”的心理比喻为“停车位理论”。大意是说:不要因为觉得肯定没有停车位了,就把车位停在距离目的地20个街区远的地方。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车位已满,再绕回来。
一个人就像是一朵花,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绽放的。如果害怕凋零,而选择了不绽放,或者选择半死不活地活着,那就白白浪费了上天的美意。
所以,不要轻言放弃,但凡有了第一次你就会习惯性地知难而退,可是如果你克服了,你则会习惯于迎风破浪。这看着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其实影响也非常大,它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成长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你打不倒你面前的小妖怪,你可能就会被这场游戏淘汰,因为现实总是那么残酷。但与此同时,你不能总是打些小妖怪,而避开那些厉害的大妖怪。因为你身边的每个人得拿出了吃奶的力气去拼,去克服难关。
多年之后,你对那些比你强的小伙伴们抱怨:“生活怎么这么不公平,别人怎么就那么厉害,那么多好运气,而我总是那么差劲,总是这么倒霉?”
其实,没有什么不公平,相同的时间,你把时间用在了停步不前,别人把时间花在了克服挑战上而已。
你得逼自己一把,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一万个不甘心,也没换来一次“试试”,那么后悔只能留给自己。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逃避能得到奖赏!
03
王小波曾说过:“人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总而言之,干什么得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活着,最大的失败,不是跌倒,而是从来不敢奔跑!
事实上,每一次妥协的背后,得有一个真实的目的:或是害怕失去,或是息事宁人,或是不愿付出努力.....
我不是说所有的“退而求其次”是怂的表现,毕竟不是所有的努力得能得到回报,也并不是要你撞南墙、到黄河才死心。
有些事,只有自己才能身临其境,别人无法对你感同身受,也很难设身处地的为你着想。
所以,只要自己觉得“退而求其次”的结果你可以接受,而且感觉目标遥不可及,也可以”退而求其次“。
但希望年轻的时候我们得能勇敢的为自己活一次,因为我们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