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45岁时没工作没积蓄,偶然开始学习理财,从小白营开始,和孩子一起学,我不想孩子重复我的路。看《邻家的百万富翁》,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先投资再消费。而《富爸爸穷爸爸》里也同样提出了这种观念:先支付自己再支付别人。支付自己包括提升自己知识才能和经济实力。一直在学习并实践对我有用的知识,却忘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开始醒悟虽然晚却可教育两代人:孩子见证了我的财务状况,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于是和我一起从长投小白营开始学习。也许正因为身处其中,孩子学习的愿望和我一样强烈。
让我感到诧异的是孩子的反映:不再因为没有买某件想要的商品而发脾气;积蓄自己的零花钱,虽然每周10元,并说一年差不多500元;学习复利和基金后,在课间用笔算的方式计算如果到18岁有5万元,现在开始基金定投每月投400元,一年投4800元,压岁钱和零花钱加起来还不够,并对我非常严肃地说:“我要好好读书,奶奶说了我考好了会有额外奖励,这样我每年定投的钱就够了。”没想到这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之一。
基金课结束了,我们开始定投之路,孩子的心理比我强,虽不是笑看涨跌,却也是坦然接受,不因为暂时的盈亏改变自己的状态,该干什么干什么。而我相对有点心态不稳,看孩子的表现让我慢慢平静下来。在训练营班班、学姐、学长一再强调是用闲钱投资,正因为此我也理智看待涨跌,坚定执行自己定投计划,让时间来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