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OreoOlymLee
在一片讨伐和回护两方声音交织的浪潮下,对于《长城》的讨论早已超越了其作为电影的范畴。
这是一部话题性高过电影本身质量的电影。当然,这并不是说话题性成分大就不好。市场需要多元化的作品,注重本身质量的作品固然值得尊敬,但话题性高过电影质量的也有其对于特殊群体的需求迎合,或是借IP的开发来促进资本的积累,或是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和形象代言——幸运的,也是不幸运的,《长城》三者皆占。自立项并宣布演员阵容起,对于《长城》的讨论就绵绵不绝。演员粉丝欢呼雀跃,吃瓜群众将信将疑,专业人士嗤之以鼻。话题效应带动资本增长,资本增长助长文化输出,民族自信增加爱国底气。
称其“幸运”,是因为在这三者的作用之下,一个捆绑着“中国电影未来”的巨大话题&商业网铺满了每个人的眼球,让电影从业者看到了不可估量的契机;但称其“不幸运”,是因为这种“捆绑”愈像是“绑架”,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网络骂战,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话题怪圈。究其根本原因,才不是宇宙天后景甜小姐的身世之谜——既无从知晓,则无需探讨;而是电影本身的质量,极大地影响到了部分对电影有着更高要求的群体,再由他们刺激了话题的两极对立性。
但很多回护《长城》的人,却一定要这些不喜欢本片的人的理由归结于对部分演员根深蒂固的抵触思想——这些人确实存在,但却少之又少。本着对演员公平对待的态度,笔者个人不觉得景甜、鹿晗或王俊凯可以成为我不进入电影院一探质量究竟的理由。仅说争议最大的景甜:她自面容,至演技,都处在一个不温不火的阶段。不温不火在国内嘈杂的演艺环境中,已经是一种成就了。然而这虽不至于沦落到不堪的境界,想登上演艺界的顶峰,也差得很远。这种毫无辨识度的演员形象,是随便找个学过表演的学生都可以替代的。可是终究,这不是一个可以吐槽《长城》的地方。
在笔者观察中,演员争议不是矛盾的中心点——电影本身才是。而在电影本身质量的讨论中,粉丝对其商业性的回护以及观众如何去欣赏,又占了相当大的部分。不知何时起,大家愿意用商业目的强的电影和注重电影本身发展的电影,以“商业片”和“文艺片”之名冠之。其实这是一种相当片面,且不负责任的划分。一些人越是要把它们之间关系割裂,就越要清楚:世界上没有绝对对立的事物,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一些电影商业目的强,并不代表它本身就得把无脑做到极致,用荒诞趣味和投机取巧来讨好观众,迎合市场;另一些电影注重电影本身的发展,更并不代表着它就必须要把戏剧和艺术层面做的和大众审美相背离,脱离市场的审美情趣。相反,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更是相互融合的。
所以,在我看到一些我平日很尊敬的影视评论前辈给本片的评论有一段“我们不能用作者电影的精神诉求去要求一部爆米花大片,就如同看艺术片时不应该嘲讽它为什么连打斗和特效都没有是一个道理”时,我有多失望——这完全就是胡扯。商业目的强的电影和注重本身质量的电影是可以互通互融的,而区分它们的标准就在于他们在电影中展现出的成分比例。一个好的商业性电影,既可以有恢弘的场面和高密度的动作戏份,也可以适当加度对深度的挖掘;一个好的文艺气息浓厚的电影,也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商业成分。《长城》的部分粉丝过度强调商业性、“看得爽就好”,但同时又有些粉丝又把电影所宣扬的某些很浅层的诸如“信任”的观点过度解释,这种互不协调的自我矛盾说辞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张艺谋在《长城》的透出商业目的一览无余,比他之前几部因“太商业”而导致质量受影响的《三枪拍案惊奇》、《满城尽带黄金甲》商业目的都要显著。它是一场资本豪赌,一根决定出品方乐视影业生死的救命稻草,一个连接中外电影合作与发展、让中国电影真正走出国门的关键点。这在拍摄技术高度发达、中外利益目标基本迎合的时代,确实是一个求之不得的契机。
但就我们电影行业目前的状况来看,真的有必要去赶这一趟飞速前进的好莱坞列车吗?依笔者之见,我们和好莱坞的差距,可能以前是技术和工业上的差距,但现在更多是创作理念和创作动机上的差距。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硬件在不断的完善,但电影的内核始终是受电影人忽视的那一部分。《长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片的特技效果做得好吗?不管别人怎么想,我觉得做的还真不错。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评价技术本身,只看技术给我带来的直接观感。但要论故事内核——《长城》就输了。不是输到完全不能继续观影的程度,而是在创作条件如此完备、创作人员高度专业和集中的情况下,居然贡献出的是这么一个漏洞百出、空洞乏力的剧本,着实令人失望。硬件的发展取决于物质条件,但电影内核的完善取决于创作者自己。
在《长城》之前,已经能看到诸多电影在特技效果方面的试水。《长城》的运作模式、文化输出形式,都和《寻龙诀》很相似,就连档期也如此接近。两者同为走向国际的炫技爆米花大片,而且在剧作方面同样薄弱。但《寻龙诀》在评价上好过《长城》,其根本原因在于制作上的差异。《寻龙诀》虽然剧作薄弱,但却把商业性发挥到位。无论是叙事节奏还是情节推力都比较顺畅,也给予了陈坤、夏雨这些优秀的演员对角色的塑造空间。故事非常简单,但因为有足够的铺垫,也让情节合理性大大加强。反观《长城》,完全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虽然在特技效果上下了真功夫,但张艺谋讲故事的功力却不尽人意。
首先是电影的“主角”饕餮的形象呈现很有问题。《长城》概念的提出在2014年环球影业《哥斯拉》上映后。自2014年到电影上映时,片方都懂得如何死守“饕餮”的有关信息来保持观影时新鲜感。首款预告剪的是相当不错的,没有让饕餮现出原形,而是通过在大雾中突然伸出的爪子勾走了长城上的士兵,达到提升紧张感的效果。自始至终,在前期宣传中都以饕餮的部分躯体、或以侧面刻画的方式来展现。但这种紧张感在饕餮于正片中第一次登场时就烟消云散了。首款预告中那种登场方式被移到了影片的第二幕,而首次登场则是用由远及近的老套方式直接呈现形象,这种呈现方式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如果说怪物的形象没有呈现出应有的气势,那么长城上保家卫国的战士们就只能让人啼笑皆非了。让张艺谋执导《长城》,是因为环球高层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看到了身为导演的张艺谋对大场面的把控能力。谁知我们的国师竟然原封不动的把那一套形式上的东西全部移到了“长城”上。奥运会开幕式,讲究的是场面,目的是展现我们的国威。在长城上抗击外来物种的威胁,对方是凶猛的怪兽,跟谁去展现国威?大概只是为了给国内国外的观众看看这种人山人海的大排场而已。此外,那些代表着中国古文化的背景和器物,和老套的剧情主线之间没有任何交叉,只是国师为了修饰外在,为了证明这是“属于中国的怪兽片”的举措。不说这种生硬的文化输出究竟能否让人引起对中华古文化的认同感,和主线情节没有直接的关系,让这些盔甲、饕餮和孔明灯符号化,纵外在光鲜亮丽,内核依然乏力。
在《长城》中,张艺谋抛弃了一贯的影像风格,转型成了一个怀揣商业目的的电影人。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他能把拍《红高粱》、《活着》的方法拿出来执导商业巨制,但《长城》中展现出的却不仅仅是执行风格没有辨识度,而是人设苍白、剪辑混乱、情节割裂这样在制作上的重大失误。角色庞杂而扁平,男主威廉从只为私利到决定留下的内心斗争和转变没有得到丝毫体现;然而由于时长过短,其他角色根本得不到施展的空间。临近汴梁大战时的几条线的穿插也因剪辑太差而显得笨拙无比,一些情节甚至是没有铺垫的随意堆砌... 《长城》呈现出的杂乱无章,不是观众对于第五代导演之首要求的破灭,而是人们对作为一个名导却为何在本片中用上了初学者技法的疑惑。
如果说任用当红明星(景甜、鹿晗)只是国师一成不变的偏好和助长票房、话题性爆棚的做法,但电影所呈现出的混乱则根本无法得到解释——他可是张艺谋啊。在一次访谈中,他说到本来还会有更多中国古代元素的融入,比如羊皮筏子,但后来剪掉了。先不考虑为何要用到羊皮筏子,而是作为一个只有104分钟的“大片”,在前期剪辑版本的基础上是怎么做到再剪掉这些内容而成为不满两小时的爆米花大片。电影的时长短,院线就可以多排,也就能多赚钱。所以,我猜想在一个话题性、资本运作、文化输出意义等因素交织中的核心点,《长城》的最终剪辑权可能不在国师手上,这就也能解释一切了——当然,只是猜想。
一个老师对《长城》的评价甚是:“我们对《长城》的不满,不是因为糟糕,而是因为失望。”诚然,距离完全无法观赏的电影,《长城》至少还做到了最浅层的娱乐。但这几日在网络上时常可以发现“好莱坞流水线水平”等论调,我只能说:“朋友,你真的看过好莱坞真正的流水线作品吗?”流水线,不等于毫无逻辑,更不等于完全无脑。把工业化和工整剧作二者重合制作出来的好莱坞娱乐性电影,这才是流水线。对一个只有着对视觉上有冲击力的同时,带着一点中国古代特色符号的爆米花大片,一定要和好莱坞每年量产出的流水线大片相比,也是中下的水准。
更糟的是,这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群星荟萃、全民瞩目、意义重大的“大片”,可能还是近年来,中外电影合作的一个重要节点。《长城》成绩(口碑、票房)的好坏,可能影响、甚至决定着未来合作发展的走向。但为此,就要抛开它本身重大的质量问题,去支持这部电影吗?特效做得好,并不该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更不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面。对于一部即将“走出去”的电影,既不应该跟风黑,亦不应该捧杀。只看演员阵容,就对其进行攻击是错误的;但也要明白,《长城》的质量,还远远不足以成为我们民族自信的底气。
但我对国师还心存希望。毕竟,我始终相信,国师的执导水平,还不至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