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心人在城里收养了一条狗。起初人和狗相处融洽,但是有一天二者结下了怨仇,狗发了疯病将人咬伤。人们都以为被咬的人就快死了,但是人活了过来,死的却是狗。出自戈德史密斯《疯狗的挽歌》。
《面纱》中,瓦尔特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正是:“死的却是狗。”他将自己视为了那条狗,而他的妻子凯蒂则是那个好心的人。她不爱他,却答应了他的求婚。瓦尔特觉得凯蒂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光,带来了美,带来了许许多多原本不属于他的东西,因为他爱她。
而他的爱却让她感到厌恶,她肤浅、轻佻,爱上了另一个看似完美的男人,做出了背叛他的事情。他发现以后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关系冰冰冷冷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温暖。虽然她改邪归正了,但他从未想过原谅她。
在这过程中,瓦尔特有点戏剧化地死了,他拿自己作为医学试验品,自愿毁灭。他本想折磨凯蒂,却忘了折磨的是自己的心。
他的死,以及他曾经的存在,都让原本肤浅的凯蒂看到了生活中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她终于明白其实在生死面前,那些别扭、争执、犯下的错误,它们什么也不是。如果放不下,就平白浪费了那么多本该大好的时光,是世界上最愚蠢不过的事了。
《非诚勿扰2》里,李春山死前开了一次“人生告别会”。先由最好的朋友追悼他一番,自己再讲感言。平实又不失风趣的话语,在那一刻,全都变得庄严肃穆起来。大家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就算是在演戏,我也觉得演员们自己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优雅的刺猬》里女主角说:“人什么时候死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死的那一刻在干什么。”还有人说:“人是怎么死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一生都做了什么。”说法很多,大道理永远听不完,说到底就是什么都不重要。
觉得自己越说语气越像个满嘴巴胡子拉渣的东北大老爷们儿,满脸的不屑一顾。但其实不是这样的,真正面临着死亡,少有人能做到坦然。我这样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其实也只是希望,当我面临死亡,我能表现得勇敢点,不挣扎也不放弃,就这么接受它。不为什么,就因为这样看起来很酷。
所以我死之前也想开一次“人生告别会”。都好好告个别,也好好道个谢。最重要的是,对每个人认识的人都说句谢谢,不管爱的恨的喜欢的讨厌的都一样。如果没有机会办这个告别会,那你们就都当我在这儿说过了吧。
记得小学的时候写作文,提起笔就写“我这一生中”、“我的一生里”。总被老师说教:“小小年纪写什么我的一生,这才几岁呀。咒自己死啊。”可我至今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一个人只有坦然面对死亡,才能过好这一生。一味地避开这个话题是无用的,不如好好告诉孩子们:“死亡总是不期而至,所以要把每一天都当做全新的一天,最美好的一天,和多出来的一天。”
世界上永远不会有两个人有一模一样的人生故事,但每个人都拥有同一个结局。结局之后还会不会有续篇,这个有待考证。
在写下这句话的几秒钟里,又不知有多少人迎来了开篇和序章,又不知有多少人走向了结局。不知你的故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