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开年已久,到3月份才着手梳理2020年的目标,似乎为时稍晚了些,用碗鸡汤先疗愈下自己这颗“愧疚不已”的小心灵。
“种一棵树最好的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换句话说“写一份2020年的目标规划最好可能也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这一梳理,梳理了差不多一个星期,主要赖我这人有个毛病,对于目标总是即慎重又偏执,每次好奇心又冒出什么鬼点子的时候,脑子就会强行给这鬼点子一段冷静期,短则一周,长则一年,如果没熬过冷静期,这鬼点子的热情就没了,那说明时机未到,如果熬过了冷静期,这鬼点子的热情还在,就进入贯彻落实的执行模式。
回想去年年中,便对自己的2020年有了些期许:
稍归纳下,可分为两类,一是身体与意志的找虐,二是脑力与思想的找虐。
提炼到最终,就是“找虐”,可能是活得安逸了些,得多些身、心、脑上的痛,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赶走些灵魂的麻木,前几日已经讲完了身体与意志的找虐,今日补个坑,讲讲脑力与思想的找虐。
脑力与思想的找虐,主要从输入与输出两方面着手,在输入端,目前主要是通过阅读、得到与混沌大学,或是查阅些资料,补足下知识面,而在输出端上,写作、分享、演讲等,都是不错的方式,而这些,都是属于表达的范畴,为什么想进一步精进表达,还得回到学生时代开始讲,那时候上数学课,特别是讲到最后几道题的时候,题目的难度直线飙升,数学老师在黑板上粉笔一挥,写下一大段解题思路之后,停下笔,再讲解几句,就问:“怎么样,这道题懂了吗?”
台下熙熙攘攘的喊了声:“懂了!!”
但通常,仅仅是隔一天,甚至只是一个午间休息。再次跟同学们交流起这道题的时候,其实总会感觉:“奇怪,少了些什么”,“诶?为什么这里要用这条公式”,“这个数是怎么算来的”等等系列的嘀咕,会从心中泛起...最终,要不然得问问隔壁的学霸,要不还是得重新请教下老师,我们觉得老师讲的很清楚。这只证明,老师懂了,而不代表,“你”懂了。
也就是说,“懂这件事,主要的关键,不在于你有没有听明白,而在于你能不能说明白,或者写明白。”
平日里也是一样,当我们阅读了一篇好文或是在某节课中收获颇丰时。
如果听完,内化成自己的表达方式,也能跟人说明白,这才说明你“也懂了”。
要不然,你的懂只是个“假象”,你的懂只说明了,这篇文章写得很透彻,这位老师讲解得很到位...,但,这跟你无关,你自己还是没弄懂。
像是前段时间,网络很火的一句:“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静下来思考下,会发现,可能也跟我们自以为的“懂了”,息息相关。
可能,这也是自身为什么开始写作的另一大缘由,就像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科普作家斯蒂芬·平克所说: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也就是说,写作就是将我们脑子中像蜘蛛网一样的思维,用类似于总分总结构、并列式结构、分论点结构、金字塔结构等结构体,通过线性的文字展开给读者的过程,得从中心、材料、结构这三个要素入手,中心好比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而材料是“血肉”,要丰富,更要集中地反映文章的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好的作者,能将三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而我还在这条漫漫长路上,缓步前行,时而倒退...
这就是为什么想学表达的第一大缘由:“输出倒逼输入”,为了把事讲清楚,倒逼自己把这件事整明白,精准判断出字里行间的重点,分辨并找出最具价值的信息,用听众最能接受的表述方式,传递脑中那网状的思维。
思维传递的效能越高,越能撬动更大体系的社会协作,小到诸如日常与同事、上司的沟通?或者是在面对投资人、客户的时,怎样说服?大到诸如总统选举,无非是设法将自身的参举理念批发给民众,这些,都紧紧围绕着「表达」二字。
这也应证了罗振宇的那句:“每个行业的红利,都将向善于表达者倾斜”。
正是因为在表达中,我们认知并成为自己,并在表达的过程中,向外界输出自我价值!
祝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