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潇湘读梵高的星空
在城市的夜晚不大可能看得见星空了,几天前和朋友去潇湘湖,难得看见了一次。恰好那日天气晴朗,傍晚有着难得的安静。坐在草地上不由自主的抬头,于是清楚的看见漫天的星星。朋友问道:“你们上次在城市里看到星空,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荷兰画家梵高(VincentVan Gogh,在1853年~1890年的一幅画。《阿尔夜间的露天咖啡座》在有灯光的城市里,不常能看得见星空。
而在这幅《阿尔夜间的露天咖啡座》中,梵高却是让城中的灯光与天上的星光一起出现。咖啡座棚顶,街道对面店铺,零落的几间窗户有着让人舒服的暖色灯光,远处天上明亮的星星有着略带寒意的白色,这一暖一冷,看上去冲突矛盾的两种色调,在画里却显得既对比又和谐,象蓝色瓷盘里金色的橙子。能在有灯光的城市中看得见星空,那这座城市会显得简朴而淳厚。没有奢华,没有过分的物质渲染,人们不会像赛跑一样匆匆行走在喧闹的城市。梵高在画这幅画的初衷并非是让观画者欣赏夜景并从中感到温暖舒适的惬意,相反,他是想用对比明显刺激的色调让人们来感受不安与紧张,而画面的线条总体向中心点的那个马车聚集,让观众顺着视线被引入夜的深处。
就象潇湘湖,在小六贝村头看去,对面的月亮岛总会在深色的背景中渐渐显现。
梵高是个沉迷于夜色的画家。他的星空三部曲是最为人熟知的系列之一。这幅创作于1889年6月《星月夜》(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又是三部曲中最有名的一幅,相比《夜间的露天咖啡座》的舒适惬意和《罗纳河上的星夜》静谧而冷清,这幅画显得异常夺目,无论是那个抽象夸张的月亮,还是星云流动的湍流和明亮到极致的星光,视线总是天马行空。画中的城市在画面的底部,此时的梵高应该是在山腰上画成此画。而此时梵高正处于精神分裂与癫痫症频繁发作的时期,不知梵高在绘画此 画时,到底真实的看到了什么,在幻觉中看到了什么,以至于给我们留下这幅虚实交错,充满浪漫色彩的绘画。
至于梵高《罗纳河上的星夜》,不知为何,每次一看到这幅画我总会想到《枫桥夜泊》里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因而内心有种悲凉凄清之感不住地涌来。
潇湘湖紧依城市,在高岗上,可以看曲靖城市的万家灯火,可以静听树林轻柔的涛声,当然也可以看见水面闪烁的星光。仿佛走进梵高的画里。夏日的傍晚行走在这样的山岗上是很容易陷入思考和联想的,好在离城市并不遥远,这是一种多么奢侈的,平静和享受。
寂寥星光,闪烁在冷冽静谧的夜空,这幅画更多的是心情或者是心境的图像写照,梵高内心的孤独和独自行走,只有河面粼粼波光应合。湖水深青,星空幽蓝,灵魂游走。梵高的星空,描绘了他超越现实幻想及对交流的向往而不仅仅只是自然现象的图释。
从《星月夜》《罗纳河上的星夜》到《阿尔夜间的露天咖啡座》,凡高星空三部曲完成了他向天空仰望又回归的过程。 惊心动魄的《星月夜》、冷静凄清的《罗纳河上的星夜》还是温暖惬意的《夜间咖啡座》。然而,无论如何我们怎么解读梵高,也许我们终不能彻底了解梵高。甚至,我们是否会刻意地去寻找一个离开喧嚣的去处,仰望星空,真实地感受梵高坐在星空下涂抹一笔笔颜料时内心的汹涌抑或忧郁。
朋友,如果要看星星,有一个好的去处:去小六贝、月亮岛。站在一个看得见山与水的地方仰望星空、一同阅读梵高,阅读潇湘。
傅保中 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