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战争
公元930年(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王朝的交州发生兵变,越南贵族吴权起兵自立,迅速击败了南汉军队,建立了越南历史上的吴国,越南正式从中原王朝中独立。开国皇帝吴权去世后,吴国爆发了“十二使君之乱”,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大将军“丁部领”率领3万士兵平定十二军阀割据,自立为王,号称“万胜王”。
越南从此摆脱中国的封建统治,建立起独立的封建国家,丁部领自称“大胜明皇帝”,仿照中原建造宫殿,设立百官制度,也就是越南历史上的丁国。
公元971年,宋军消灭了南汉王朝,大胜明皇帝丁部领派遣使者带贡物上表,向北宋王朝称臣,愿意成为藩镇国。此时的大宋王朝刚刚建立不久,宋太祖赵匡胤采取睦邻政策,接受了越南王国的请求,册封丁部领为越南郡王,其子丁琏册封为静海军节度使。
公元976年,越南发生政变,越南王之子“丁琏”不满其父王的统治,处心积虑想要夺取王位,率领数千甲士在宫廷内武斗,结果父子两双双毙命,同归于尽了。于是大权落入了十道大将军“黎桓”手中,黎桓是一个野心家,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越南皇子丁漩向大宋王朝求救,在得知消息后,宋朝决定重拳出击。公元980年,宋军水陆并进,企图惩罚十道大将军“黎桓”。听说宋军前来,黎桓干脆也不装了,强迫太后立他为天子。随后,黎桓率领越军北上迎战。
公元980年,宋军从广州出发,水陆并进南下,迅速推进至谅山地区,在重镇西结遭遇到越军阻击,两军大战于郊外,宋军大破数万越军,斩杀两千余人。越军退守至白藤江以南,在河水里打下许多木桩,企图阻拦宋军的战船南下。次年,宋军在白藤江再次击破越军,斩杀千余人,俘虏战船二百余艘。
黎桓退守至支棱江以南,派遣使者向宋朝献诈降书,越南王黎桓一方面假意投降,另一方面埋伏数万甲士偷袭。宋朝将领侯仁宝中计,军营内的士兵没有进行防备。夜晚,军营遭到越军偷袭,宋朝将领侯仁宝战死沙场,宋军不能抵挡攻势,被击溃后向北部撤退,途中遭到越军沿途截击,宋军再战再败。白藤江之战,宋军两胜两负,双方打成了平局收场,由于宋军不适应恶劣环境作战,导致瘟疫流行,军中死者大半,宋太宗赵光义下令班师回朝。
越南王黎桓试图与宋朝重新修好外交关系,派遣使者向大宋王朝朝贡,遣返被俘虏的大宋士兵,上书表示谢罪。于是宋朝承认黎桓的合法统治,册封越南为藩镇国。
大举入侵
公元1071年,洪水淹没了广西部分州城,城内水深两丈高,房屋一概被吞噬,越南企图乘人之危,大举入侵广西地区,边境形势十分紧张。新上任的桂林将领沈起,加紧训练士卒,禁止与越南王国的贸易,这些举动都让越南人上下感到不安,越南检校太尉李常杰决定先发制人,积极筹划主动入侵。
越南颁布讨伐宋朝露布:“天生蒸民,君德则睦;君民之道,务在养民。今闻宋主昏庸,不循圣范;聼安石贪邪之计,作青苗助役之科,使百姓膏脂凃地,而资其肥己之谋。盖万民资赋于天,忽落那要离之毒,在上固宜,可悯从前,切莫须言。本职奉国王命,指道北行,欲清妖孽之波涛,有分土,无分民之意。要扫腥秽之污浊,歌尧天享舜日之佳期,我今出兵,固将拯济,檄文到日,用广闻知。切自思量,莫怀震怖”
越南大将李常杰为了师出有名,四处对外宣称宋朝君臣的昏庸残暴,中原百姓生活困苦,今日出兵讨伐宋朝,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于是越南悍然发动了对北宋广西地区的大规模进攻。(值得注意的是,越南自称为南朝,大宋则为北朝,以南北朝比喻宋越两国)
公元1075年,8万越军攻入广西地区,将邕州城重重围困,越军先后攻陷两大重镇(钦州城和廉州城),宋朝将领“苏缄”率领士兵据守在邕州城,宋军4000人昼夜奋战,击破了越军第一轮攻势,斩杀越军二百余人,战象十数只。随后,宋军坚守重镇反击,使用神臂弓大肆射杀敌人,两军交锋四十二天,宋军杀伤一万五千余人,战象不计其数,越军死伤极其惨重。
越军见强攻不下邕州城,于是采用了泥土攻城法,将泥土堆积在城墙外边,待堆达数万袋时,越军一窝蜂拥翻越城墙,宋朝将领苏缄率领士兵街头港战,宋军奋勇杀敌,宋朝将领苏缄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苏缄高呼:“吾义不死贼手”!引火自焚殉国。越军在攻城战中损失惨重,为了报复宋军顽强抵抗,屠杀邕州城内军民五万余人。
再加上之前越军在其他州城所杀的人,越南检校太尉李常杰总共屠杀十万余人。
全面反击
公元1075年,宋朝进入反击阶段,首先派遣使者联合两个东南亚国家(占城和真腊)共同合击,然后颁布《讨越南敕谕》,从北方抽调10万禁军南下,令越南王国“疑惧为变”,归还俘虏的三州民众,放弃了已占领的宋朝领土,越南检校太尉李常杰率军退回了越南境内。
公元1076年,宋军水路并进,攻陷广源州(今越南),10万宋军大规模进入越南境内。迅速推进至决里隘,越南用战象列阵阻击,宋军则用强弩连番射击,箭矢杀伤数千余人,士兵以长刀砍伤象鼻,受惊吓的战象向后逃窜,踩踏死者不计其数。越军阵地大乱,宋朝将领“燕达”见状,下令宋军全面出击,掩杀千余里,越军横尸遍野。
宋军乘胜追击,沿途击溃越军,攻破了两大重镇(机榔与门州),位于今天的同登西北地区,宋军推进至如月江,两军在富良江(今红河)对阵决战,越军用400艘战舰在河面列阵,阻挡宋军水路南下。宋朝将领“郭逵”则用投石机远程轰炸,击沉数艘战舰,并派遣数万甲士在山间埋伏,部署数千士兵在河岸示弱挑衅。
越南检校太尉李常杰决定先发制人,率领数万越军渡河登陆作战,击破数千宋军后,率领越军追击至山间。此时,数万甲士从山谷上俯冲而下,杀声震天动地。从两面夹杀越军,大宋骑兵绕道切断其退路,越兵皆惧惊恐,人人自相踩踏。宋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大破越军,全歼数万余人,斩杀越南太子洪真,斩杀昭文王子,俘获越南左郎大将军阮根,宋朝消灭了越南的主力部队。
富良江战役后,越南王朝元气大伤,军队全部覆没,越南太子洪真阵亡,仁宗皇帝李乾德只得向宋朝求和,归还掠夺的汉民,上书呈贡:“奉昭遣人送方物,乞赐还广源、机榔等州县”。
与此同时,宋军也无力再继续南下推进了,由于冒着炎热季节进入瘴疠之地,瘟疫在军中横行,士兵伤亡逾半数人,宋人无法适应在东南亚恶劣环境中作战,大量非战斗减员。 宋朝将领郭逵更是以死规谏:“愿以一身活十余万人命”,以他的性命换取10万宋军撤退。
法国学者马司培罗:“是役也,胜负谁属,实难明矣”。
王安石曾上书建议一举歼灭越南,“其国乃空无人也,失此机会,诚可惜”,“以其气临夏国”,遭到宋神宗赵顼断然拒绝,王安石失望透顶,在此役后正式罢相,不再复出为官。
于是宋越两国讲和,战事结束使得越南以“保宁宗祏”,至此两国边境近200年未再起大的争端,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