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秀,水之清,享幽静,得心宁。”穹窿山,在赐予苍生美景秀色的同时,也在默默净化着世人的心灵,宁静着你我彼此。在这人心普遍浮躁、逐利甚嚣其上的当代,在我们犹豫裹足、彷徨驻足的时候,惟有青山,以它宽广的胸怀和幽深的静谧,无私地接纳着我们千疮百孔的心灵。放眼当下,城市化的进程日渐加速,当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城市居民,当越来越多的灵魂被钢筋水泥所捆缚,才恍然所悟于宁静的剥夺、纯净的遗弃,于是便有了热衷“农家乐”、周末“乡村游”的回归。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一直都深藏着对宁静、幽雅的渴望,那是人类最原始最本初的情愫。行文至此,我该为自己庆幸,庆幸自己工作于此,长拥穹窿,竟免受了许多的尘世喧嚣,也免去了不少的烦恼和浮躁。
“人之古,史之悠,思已往,悟今朝。”穹窿山,带给我们的,还有一段段亘古绵长的传说。想曾经,孙武著书于此,兵法一出天下赞;乾隆六次祈福,佛禅慈悲佑万民。虽然这些人和事,早已成为过往,然每每思及,每每向游客言及,无不历历在目,似乎能感受到他们的气息,听得到他们在穹窿山的声声脚步。无数次的梦里,无数次的幻想,我用最丰满的想象,去勾勒孙武著书、乾隆祈福的情景,心中常忽有智慧的开悟、哲理的启迪。是呀,灵秀之地育伟人,穹窿山的灵气已融入我们的血脉灵魂。在穹窿山的熏陶之下,我们亦能如哲人般,坐看云舒云卷,静看花开花落,修得了那一份宠辱不惊的优雅。想来,成大事者,必先沉其气、修其身、雅其性,然后以静制动,方成大器。
“人之涌,声之杂,我观人,人观我。”看到穹窿山如织的人流、涌动的游客,忽然想起卞之琳的《短章》,那不正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穹窿山,我们努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游客,努力以最优的服务和最美的微笑,愉悦着游客的身心。于游客看来,穹窿山自是一道美景,然我们的服务亦是另一道人性的美景,这道美景源自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亲近,这种善意和亲近是人、物接触所无法比拟的。于我们而言,穹窿山自是一番静谧,然有了游客的融入,有了生命的涌动,更别有一番生动之美、盎然之致,那是一种静动相宜的美妙。人之一生,亦求平衡,平衡即是大智。游客们在日常的嘈杂与旅游的宁静中,寻求着心灵的平衡,我们又何尝不在寻找着一种求闹与图静的平衡?
漫步穹窿山,醉心穹窿景。坐拥穹窿地,斯为穹窿人。穹窿山,我们匆匆的脚步走过,不是过客,而是守者。守一份宁静,享一份雅福。守一世纯净,享一生安好。这便是,一个穹窿人最简单的畅想与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