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是文盲。父亲只是认得一些简单的字,而母亲是完全不认得字。
作为一名85后,儿时生活贫苦的记忆至今还历历在目。然而,衣服上的补丁并没有影响我们的生活幸福感,我的文盲双亲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生活。
(一)砸锅卖铁的誓言
作为村里的贫困户之最,父母的一句“砸锅卖铁”,让我们家出了两个大学生。
由于村里人普遍生活贫困,大部分学龄儿童都是在认得几个字后辍学在家务农。而我们家的情况让我对于上学的事情更不敢有过多奢望。父母吃尽了没文化的亏,下定决心,不管多穷都要供我们读书。然而,家徒四壁,姐弟几个便时常担心被辍学,因为条件比我们好的人家继辍学的大有人在,我们离辍学还会远吗?可是,父亲说“只要我们考的上,砸锅卖铁都会让我们上学”。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一个能够上学的保证。而对于父母来讲,这更像是一个誓言,一个不管自己再苦再难也要供我们读书的誓言。
若干年后,已经参加工作,为人妻为人母的我再次想到父母的这句话还是能热泪盈眶。这句话就像是我们的定心丸,在我们之后的人生之路上,每次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想到父母的这句话就有了咬牙坚持下去的动力。
(二)闺女咋了?跟儿子一样疼
小时候,我脾气有些执拗,经常被母亲教训,我就会冲她喊“你重男轻女”,而我之所以敢这么干,恰恰因为我们家不重男轻女。
不可否认,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风气还是相当流行的。大家的生活条件普遍不好,家里农活太忙,这时候通常是牺牲女孩子的学业,辍学帮家里做家务。不管这个女孩在家里排行第几,理由很简单,女儿早晚是人家的人,读那么多书没用。而我的父母似乎卯足了一股劲儿,分明要女儿、儿子都要培养,就连妹妹后来辍学,也是劝了又劝。对于小孩子之间的日常小摩擦,父母也并没有因为弟弟是男孩或者年纪小而一味偏袒,我们犯了错都会一视同仁的被“收拾”。
(三)不让你们做留守儿童
那个时候,实在是太穷了。尽管父母每天都披星戴月地在田里忙活,生活并没有什么好转。于是,便有人想办法,外出打工。那时候,打工还是个新兴而时髦的词汇。起初,父亲也加入了打工了行列。在工地辛苦了一个月,挣了200多块钱。那个时候,家里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现金,父母高兴地数了又数。但是在父亲外出打工期间,我们姐弟三个轮流着生病,忙怀了母亲一个人。后来,父亲就再没出远门了。他要在家照顾我们,让我们每天放学回家看都能看到他在。
那个时候还没有留守儿童这个词汇,但现在,我们长大了,他们却成了留守老人。
(四)谁敢吃独食,揍他
因为没有文化,父母对我们并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却教会了我们分享。
小时候因为穷,糖果对我们来说是难以企及的奢侈品。父母偶尔外面得了几块糖,总是非常宝贝的拿回来给我们吃。一颗糖分三份,我和妹妹各吃四分之一,弟弟因为比我们小得多,便给他吃二分之一,谁都不许吃独食。后来住校之后每每回家,母亲总是能从柜子里翻出存放了好久的节日吃食给我们。
就是这种分享的习惯也传到了我们姐弟三人身上。妹妹在外打工期间省吃俭用,却在给家人买东西的时候豪不手软。弟弟会冒着大雪扛着礼物步行十几里去看忘刚生完孩子的妹妹。母亲生病了却要瞒着在外地读书的我。因为分享我们学会了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为对方着想。如今我们姐弟三人均已各自成家,但有些习惯却已刻在我们的意识里,永远温暖着彼此。
(五)人穷,但不能志穷
小时候,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们人穷,但不能志穷。
怎样才算不志穷?母亲的答案很简单。衣服可以破烂但一定要干干净净。吃饭时不准出声,拿筷子的姿势要标准。见人要有礼貌,与人交往要不卑不亢,不长他人气势,也不妄自菲薄。虽然穷但我们在努力,我们并不会低人一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少说话多做事。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后来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收益颇丰。
关于父母的故事还有很多,也有很多我至今还不知道。我为有这样的父母而庆幸,而骄傲!
PS:仅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母亲。他们没有爷爷奶奶帮忙的情况下,抚养我们姐弟三人成人,还要照料近十亩的田地。那个时候,家里没有拖拉机,小麦只能一行一行地人工播种,然后拿镰刀一把一把的收割。我真的不能想象,父母是用了怎样的毅力在贫困中挣扎着养育我们,挣扎着供我们读书,却从没向抱怨过生活的艰苦。等我们有了自己的生活,他们却已青春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