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孝勇出生在上海,他是蒋经国的第三个儿子。虽然他也和两个哥哥一样,也有身为特权阶层的优越感,在学校的表现同样嚣张跋扈,不把同学老师放在眼里,但是和两个哥哥不同的是,他从小就心思周密,城府很深。
蒋经国知道父亲蒋介石很希望他的孙子辈中出军人,但是孝文和孝武都指望不上了,所以蒋经国就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最小最懂事的儿子身上。
蒋孝勇也懂得爷爷和爸爸的心思。1964年16岁的蒋孝勇初中一毕业就选择了陆军官校,读预备班。蒋孝勇能愿意从军,这让蒋介石高兴坏了。因为蒋介石一生中最重视枪杆子,如果儿孙辈中,有人喜欢舞刀弄枪,那是他最高兴的事儿了。
蒋孝文、蒋孝武都进过军校,可是都没能坚持下来,这次蒋孝勇居然主动愿意进军校,蒋介石就又做起了儿孙辈可以出个将军的美梦了。
在离开台北去军校报到的那天,蒋介石特意把蒋孝勇叫到了他的书房里,除了说了一些勉励的话之外,蒋介石还从公文包里拿出了自己的钱包,然后数了数,之后,蒋介石递给蒋孝勇200块钱,并且对他说:“你独自去军校,必有零用所需。我这里有200块钱,身上也只有这么多,你一定要好好的去用。”蒋介石平时不买什么东西,身上很少带钱,在1970年前后,台币200元应该算是十分可观的一笔数目。
但是此后,蒋孝勇每每回忆起这一幕,心里又充满了深深地愧疚,因为他最终没有能够从军校毕业,蒋介石寄托在孙子辈身上的将军梦彻底地毁灭。
在一次野外训练中,蒋孝勇扭伤了脚,蒋介石对此十分地担心,在蒋孝勇生日这天,蒋介石特意写了这样一封信表示关心,信的开头是:勇孙21岁生日,持志养气,耐心养病,祖父示。”
蒋介石还给他写了一封长信是这样的:“勇孙,昨天电话未尽所怀,如你足疾久不愈,恐难成为健全的军人,是为我半生以来最大之忧虑,乃非言语可以形容也。”落款还是祖父示。
后来蒋介石花了很大的心血为蒋孝勇治脚伤,虽然是先后动了两次手术,可蒋孝勇的伤依然是久治不愈,他已经无法适应部队的生活。蒋孝勇背负的祖辈的军人梦就这样搁浅了。
离开军校,蒋经国送蒋孝勇进入台湾大学政治系学习。毕业后,蒋经国自然对他也有安排。那时候,蒋经国正扶持二儿子蒋孝武在政界发展,他深知小儿子蒋孝勇太稚嫩,没有任何政治资本,所以他安排蒋孝勇在经济领域发展,告诫他等做出成绩再考虑进入政界。
蒋孝勇没有辜负蒋经国的期望,他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凭借着蒋家的权势和自己谨慎的个性,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了蒋家第三代中最富有的一个。
蒋孝勇凭着成功地经营国民党党营事业单位,他在台湾工商界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1988年蒋经国去世,蒋家的大厦也摇摇欲坠。
蒋孝勇已经明白,蒋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发挥影响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也明
白,蒋氏后代在失去屏障后的脆弱。所以他决定急流勇退。
1989年,他举家离开台湾,远走加拿大。
蒋孝勇的这一举动在台湾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当时就有记者访蒋孝勇时问他为什么要离开台湾,他是这样回答的:“我总觉得,我们家族和中国近代史过往似乎是连在一起的,但总是要打个休止符的。”
蒋孝勇经过这一系列风云变幻之后,决定由他来打上这个休止符。之后,蒋孝勇又带着全家移居美国。几年之后,蒋孝勇的健康也出了问题。1996年12月22日,蒋孝勇因为食道癌不治离世,年仅4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