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原文解读:
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个人感悟:
子路是个急性子,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到过,因为这种性格,他还曾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是,人通常都是有两面性的,子路勇于实践的精神也是备受后世推崇的。
每当听到一个道理,如果认为是对的,子路会立即把它付诸实践。
在没有完全领悟或者验证这个道理之前,子路害怕再听到更新的道理。因此子路认为,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听到好的道理而不去做,那就是不对的。
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能力无法提升,或者我们无法成功,并不在于我们不懂道理,而在于无法把自己懂的道理付诸行动。
就像我上大学时,很多课程看起来很枯燥,我们只是疲于应付考试过关,压根没有认真仔细去考虑实践。
等走上社会后,我这个号称财务专业的毕业生,根本做不了财务的事,而且因为兴趣的问题,我也对这个专业几乎放弃。
直到后来做过很多岗位后,在和财务人员打过交道以后,才大概了解了一些基础操作,反过头来想,其实财务工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还有一部分人,嘴上一大套,道理懂的比谁都多,因为是个空囗理论家,最终一事无成。
我们会发现,每当开会讨论工作时,总有一些人是夸夸其谈,但是真让他去做的时候,就是各种推诿。
所以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失败者,都属于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反观成功者,无一不是强力的执行者。他们所知道的道理,以及所奉行的理论,大多数并不比我们高明,有时理论上还不如我们,但是,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能把知道的道理运用到实践中,让它真正发挥作用。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子路的精神之所以可贵,正是这个道理。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既关系到人的修养,也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不可不慎。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原文解读: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他‘文’的称号呢?”孔子说:“他聪明勤勉,爱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谥他‘文’的称号。”
个人感悟:
这个句子估计大多数人都熟悉,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经常会使用到。这里不多讲体会,说说两个故事。
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仍然谦虚好学。
一次,华佗给一个年轻人看病,经望、闻、问、切之后,认为患者得了头风病,可是他一时又拿不出来治疗此病的药方,急得束手无策,病人也很失望。
后来,这位病人找到一位老医生,很快就把病治好了。华佗听后很是惭愧,便打听到老中医的住处,决心去拜师学艺。
但华佗当时名噪四方,唯恐老中医不肯收他为徒,于是改名换姓,来到老中医门下,恳求学医。老中医见华佗心诚,就收他为徒。
从此,华佗起早贪黑,任劳任怨,虚心好学,终于获得了治头风病的绝技。
当华佗满师归来时,这位老中医才明白眼前这个徒弟就是名医华佗,他一把拉住华佗的手说:“华佗啊,你已是名扬四海,为何还要到我这里受苦?”
华佗把来意告诉了老中医,并说:“山外有山,学无止境。人各有所长,我不懂的地方就应该向您学习。”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都能有华佗这般潜心学习的劲头,那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另外,在文学方面,这样的事例就更多了,这从“一字师”的例子就可看出。
所谓“一字师”,就是改一个字的老师。他给你的诗文改一个字,你就尊他为师。这里有文人的风雅谦逊,但更多的是对学问及老师的敬重。
元代诗人萨天锡有两句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很多人都赞誉有加,唯有一个不知名的老者含笑摇头。
萨天锡求教,老者说:“此联虽好,只是‘闻’‘听’二字意思重复,‘闻’宜改为‘看’。”并说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名句。
萨天锡即俯身叩首拜为“一字师”。“闻”改为“看”,不但避免了重复,而且“看”比“闻”更直观,因而更能表现“厌”的情绪!
学海无涯,所有以学问和知识为目标的人,都应该以得到老师指点为喜,至于老师的身份地位,真的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