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去年11月开始写人物稿,没想到第二篇文章阅读量就达到77.8万,评论上千,各方面数据都还不错。
我后来把这篇文章做复盘分析,分享给想写人物稿的新人朋友。今天也分享在这里,通过文章拆解分析,希望能帮助到一些人,在写作路上多一点启发。
文章拆解
这篇的选题人物是张丽莉,人物知名度很高,还上过中国感动人物,难度就是如何把大家熟悉的人物写出看点。
我拿到这个选题之后,就去找素材,我记得我花了两天时间找资料,看张丽莉的访谈,看所有关于她的报道,凡是看到有用的素材我就复制下来保存。
我找的素材文字加起来有15000字,这些都是我接下来写文章的弹药。
这篇文章的开头我是放到最后才写的,因为开头很重要,我一开始想不出来精彩的出场,就先放在那里,直接开始写正文。
正文我是按照时间线去写,一共设置5个段落。
第一段是张丽莉的童年和求学经历。
第二段是张丽莉圆上教师梦,关爱学生的体现。
第三段是人生转折,出车祸的事迹。
第四段是张丽莉的家人对她的评价。
第五段是张丽莉生冒生命危险生两个儿子。
第六段是张丽莉的现状,包括她收获的荣誉。
第七段是关于张丽莉的争议。这个也是文章的结尾。
正文的结构就是简单的时间线,把人物经历写出来就行。
前面三段,从张丽莉的童年到她出车祸,素材很多,但是不能照搬,要用自己的话去说,把事件说给读者听。
第四段第五段,我写的时候,思考时间很长,不知道怎么过渡,从她出车祸到生二胎,怎么衔接这个线我花费时间很长思考,素材资料有很多,不知道怎么整合。
后来,我就回看我整理的素材,就看到一段话,说张丽莉是个好教师,好女儿,好儿媳,她所有的角色都很完美,难道她自己没有什么遗憾吗?
对,她在访谈中说到孩子,她说自己不能够给孩子拥抱。所以我就写她唯一缺位的角色是妈妈,接着就过渡到她生孩子,完成了这个角色。
第六段和第七段,就是文章收尾,外界对张丽莉的评价。分别是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到这里整个正文完成,开始回去写开头。
写完正文,张丽莉的形象在我脑子里更加立体,有一个场景也不断浮现出来,就是张丽莉生孩子的纪录片,视频开头就是张丽莉穿着黑色连衣裙坐在轮椅上,裙子垂下来,下面没有双腿,这个画面冲击力很大。我就把这个场景当作开头来介绍人物的出场。
复盘总结
这篇文章阅读量高的原因,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人物自身属性,张丽莉本身的知名度很高,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第二,标题。标题我特意写上两个关键词:1572万,争议。读者对数字感兴趣,尤其是对钱。
第三,文章设置争议点。我在写文章时,刻意设置几个话题,让读者去发表意见,引起互动。
比如,张丽莉冒险生二胎,引发读者议论要不要冒险生孩子。
还有文章的结尾,我写到网友对张丽莉的争议,说她用一双腿换来名利和地位,也值了。
读者也会关注这个问题:一双腿换名利地位值不值?评论里也有对此讨论。
第四,金句。文章结尾点明一个观点:以善眼看人,众生皆善,以恶眼看人,满地都是恶。
这句话我原本写的不好,很粗糙,好像是:以佛眼看人,众生皆是佛,以鬼眼看人,满地都是鬼。后来主编给我修改,就变成文章中一个亮眼的金句,底下好多评论是直接点赞的这句话。
这篇文章的优点,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四个原因,选题、标题,设置争议、金句。
缺点是,文章过渡和衔接都很刻意,读着不够流畅。
写作建议
我一开始写人物稿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找素材,怎么去写。后来也是写出来2篇后,知道人物稿是怎么回事了,慢慢就找到写文章的思路和感觉。
如何提升写作能力?我说几点自己亲身实践的方法。
第一,不要想太多,就是写。
我刚开始写的时候,看人家写的文章很精彩,逻辑清晰,结构完美,我就怕自己写不好,就绞尽脑汁去想怎么去设计文章结构。想太多,迟迟不动笔,想也是白想。好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坚持写才能有手感。
第二,写初稿时,绝对专注。
脑子里有什么就写什么,不要纠结词语对不对,句子是否通顺,第一遍就是把文章所有要出现的内容写出来就行,写完之后再去修改,这样一方面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不会被打断思路。
第三,多复盘文章。
每一篇文章主编老师都会帮助修改,包括正文和标题,不要写完终稿交上去就不管了,要对比复盘,老师哪些地方做了修改,为什么这样改,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下一次就不会出现同样的错误。这也是进步最快的方法。
以上,如果有写作方面的困惑,可以提问,我知无不言,尽量帮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