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起步阶段,如何指导写具体?
三四年级的孩子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贫乏,内容空洞无物,写来写去,没有一点实质性的内容。很多老师和家长为此伤透脑筋,可又找不到突破口。
经常看到很多孩子的作文本上老师的批语:内容不具体。这一抽象的概念丢给孩子,可孩子依然是懵圈。何为具体?如何才能写具体呢?这是三年级作文刚刚起步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甚至也是很多高年级孩子,作文写不长,不动人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写具体呢?前几天给外校孩子上了一节作文指导课,可以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
写事的文章,具体,就是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状物的文章就是仔细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用笔记录下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写才能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呢?又该如何观察?如何表达呢?这都需要更精细地方法指导。
一、激发表达欲望。
作文即表达。不过表达的方式不是语言而是文字。而人的思维一般是由感性到理性这样一个过程。先由眼睛看到体验,再产生语言表达愿望。遵循这一思维规律,我就地取材,顺手拈来:
“今天真热呀!”
孩子们看着我面面相觑,不知道我到底想干什么。
我顺势问:“你们热吗?怎么热?”
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
“我吹着空调还是不停流汗。”
“我都好想去游泳了!”
“我好想喝冰镇饮料啊!”
……
孩子们七嘴八舌说着自己的体验。看,先有体验,再有表达。不过依然有孩子会说:“我非常热!我热得受不了啦!”我就会进一步追问:“怎么受不了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这样步步紧逼,节节追问,让孩子慢慢体会到,哦!只有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这才是具体。
接下来,我又引导学生把关注点从个人体验到观察周围的事物。让她们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把“热”更具体化。
“树叶都被晒蔫了!”
“我家小狗趴在家门口吐着舌头,好像在说‘热啊!热啊!’”
“爸爸的汽车里像个大蒸笼,我都不敢进去了。”
……
由关注自己,到观察景物,一步步把“热”具体化了。把抽象的概念一步步变成学生摸得着、看得见的一种体验。在学生心中慢慢把“具体”的无形变得有行,“具体”的概念也逐渐立起来,丰满起来。
二、做好说到写的过度
经常有家长问我,“我家孩子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可一让他写就傻了。”其实,由说到写,这中间是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的。说是感性思维,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它不需要考虑遣词造句,不需要考虑表达的技巧,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即可。可写是理性思维,需要考虑表达的技巧,需要考虑如何妙笔才能生花。会说不见得会写,这非常正常。
所以,我认为作文起步阶段,体验式作文对学生来说会更容易些,更好把握一些。
例《我眼中的老师》,按常规教法,应该是引导学生通过记事来表现人物,而且写老师的材料学生早已耳熟能详。但为了检验学生对“具体”这一方法的掌握,我让学生摒弃了传统的写老师的材料,灵机一动,把《我眼中的老师》改成了《我眼中的新老师》,根据对新老师“我”的感官认识组织材料,既便于指导,又容易看到成效。
首先引导学生对老师的观察,让学生说充分,充分说。教师边听学生发言,边梳理学生发言,让听者和说者都慢慢体悟到如何规范自己的语言?如何才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对新老师的认识?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
课堂教学作文中,引导学生说是预热,预热有了一定温度,就要趁热打铁快点去写,这是不吐不快的最佳时机。
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不是一筹而就的,他的思维很可能在书写中因为一个字的不会写,一个词的不会用而停滞下来。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帮助学生疏通思维,如果等到“预热”的温度完全消失,就要再次进行思维重建,这样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
三、在模仿中起步
对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孩子,模仿是最容易,也是见效最快的一项本领。学以致用!学永远都是为用服务的。
很多孩子手上有各种各样的作文书,虽然这都是别人的“我手写我心”,但在阅读中孩子会慢慢发现。别人写的经历中我也有啊,我也可以这样写啊!也许在他的作文中,他用的是别人的材料,别人的表达方式,这又有何妨呢?既然选择了,肯定有他选择的理由。模仿就是初学作文阶段孩子的拐杖,开始可能很难离开,写着写着,就可以慢慢放手,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
所以,作文起步阶段,老师和家长即使发现了学生作文模仿的痕迹,也不要打击和责罚孩子。淡淡地一笑,不动声色。如果是真的模仿得好,还要大力鼓励,在孩子心中种下“兴趣”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