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极端懒散的人。
当然,这样的懒散是指在工作之后。我的文娱活动本就不多,下班之余除了陪伴家人、照顾孩子,也就是和同事、朋友码码长城、喝喝酒、谝谝白。从来没想过要去码字,更没想过要靠码字赚钱。
我真正开始码字是从借调做技术扶贫工作开始的。本以为技术扶贫,是靠技术去带活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那确实是极其有意义,也值得自傲的事情。后来才知道,是我自己太天真了:技术扶贫得靠材料体现出来。树典型、立先进、写申请、拉资金,样样需要材料,样样需要码字,样样需要写文。
整整七个月的时间,每写出一篇材料,总是抓耳挠腮、左思右想,费劲心力。写好了材料,打印成文件,整整装了两个文件篓子,再细细用WORD统计字数,七个月时间一共写了57万八千字,我都不敢相信这些文章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接近58万字的材料中不乏无中生有,完全靠想象力杜撰出来的文章。虽然知道这些材料很可能不会有人看,毕竟有专业人士统计过,材料被抽查到的概率不到万分之一。但还是希望有几份真实的、能确切反应当地贫穷面貌的文章能被抽查上去,以此引发一点点改变,也算对得起自己的辛劳。但这真的比古代皇宫里等待皇帝去临幸的妃子的愿望还要虚无缥缈。万分之一的概率啊!
同时,58万字的材料文章,又怕被上面抽查到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那就不仅仅是个人被处分这么简单,单位也要受牵连。
查不到我,58万字变成了文字垃圾,没任何一个人看。查得到,出了问题,又是件性质恶劣的事情。用这种极端矛盾的心情去整材料、写文章不仅仅是让人苦闷,还会让人痛苦、甚至绝望。没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无法体会出当中的痛苦。
我时常在嘘叹:我仅仅只需要接手这种苦闷的工作两年时间而已,我周围的许多靠写《申论》考进来的大学生从第一篇《申论》开始要一直写到老,十年如一日,永不回头的写,怎么去熬噢?
写文能变现吗?在我这里可能永远不能。写不写拿的都是原单位、原岗位的工资,写无中生有的文章来还比以前的岗位辛苦一百倍,累一百倍。仅仅只能用写文章可以推脱掉大部份闲暇时砌长城、喝酒的时间,身体变好了,人健康了,能写几句通畅文字来聊以自慰。
对于闲散惯的人来说,要想用文字变现,完全是一种奢望,永远不会实现。在一点也不爱好写文的情况下,如果只想着靠其变现,希望也大抵渺茫。
还好,有了《简书》后,检验性地发第出第一篇文字,然后投稿就被通过了。居然还有几十人看,几个人点喜欢。这实在是一件令我万分欣喜的事情。这比花费巨大精力和时间制造出58万字的文字垃圾,连自娱自乐的目的都达不到好得太多。
音乐人鲍勃.迪伦问道:“金钱是什么?一个人如果早上起床?晚上睡觉,并且在起床和睡觉之间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那他就成功了。”
扪心自问,在所做的工作上(当然不是现在的技术扶贫工作),我已经做到了鲍勃.迪伦所说的成功。已经不敢奢望再在写作上成功,再在写作上实现变现。仅仅希望闲暇时多些安静,少些应酬,多些思考,少些纷扰。用读书写字来取代喝酒、麻将,再不济也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榜样。
从容的写,悠闲的写,写得真实,写的坦然。我是个懒散的人,仅仅希望写出来的文字和分享的经历不是垃圾,有几个人看,有几个人欣赏,有一个天使般的读者点个喜欢,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一整天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