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我们读书之后,或者读书的同时,最好要做一下记录或反思。那样的话,读书的影响或启发,便能较好保留一部分,以供稍后的追忆与反思。
而近来自己极少阅读,除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文字,各种屏幕上袭来的文字,近乎已经忘记了那个曾经的习惯。所以,当终于有些闲时间,有了反思忘掉阅读习惯的心理准备,便决心对此做些称作“未阅读笔记”的检讨。
其实,并不是没书可读,也不是没了去图书馆借书的兴趣,甚至也不是没有时间。就在上周,自己还在网上买了一本九十年代的书。就在今天,还在网上翻着几十年前的杂志的扫描版。还有,几乎每天,上下班或周末的背包里,总会有一本书和一支笔。
所有的那些阅读的外表,似乎都还在。但,就是有一种感觉,当日复一日地被工作和生活充斥着每天,当各种电子电波充斥着耳目,对自己的内心恰恰少了关注。所以,每日里读过或闪过那些文句,那些夹杂着各种逻辑各种情感各种目标各种目的的文字时,恰恰在看淡了世事的时候,也变轻了属于自己的那些“理论”和“腔调”,也忘记了感动过自己感性过世界的心态和神态。
所以,好不容易逃出那些文字山海的狙击和围堵,好不容易有了空闲喘息空无一字的纯粹,便也自我放逐了那些本该进行的对于心境的打磨,和对周身世界的切己感触与新鲜感知。每逢周中的繁忙时,便总想有空要去某些地方故地重游,要预备通过某些事情某些景物的明日重现,来勾兑一种早已乏力的青春想象。也至于,每到周末,有些空闲的时候,又多好看着天气的脸色,做些早已重复多遍的游弋。
因此,在过去的两年里,甚至更长时间里,预想中的抱负,多败给了自己的异想天开和天生如此。没有了曾经的一往无前的执拗,没有了理想中对于梦想的坚持。平凡生活中的一个人,也越来越能接受所有的未可预期,也越来越像极了温水里的坐井青蛙。
而唯一感到尚可以救药的,是生活带来的丰富,是生活本身的辩证法。或许,它们本一如既往,本一路相随,只是,当在生活里,一次又一次地不得不直面那些寒来暑往、春秋迭代之时,方才有了顿悟一样的后知后觉。虽然微弱,而不长的漂泊史告诉自己,它们,足够受用后半生了。
说秋天的国人爱悲秋,那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一个中国人,是决然不能在这时切己地悲春或悲夏的。而自己,也多半即从这个秋天的开始时,而变得疏离了阅读的。这时,平凡生活带给自己的碎心言语,便不失时机地无意间成了对一段生活的记录或刻画。在远离了严肃的翻阅的时光里,知识的积累、智识的退步、职业的兴奋度降低,等等,无一例外都在加速衰变,也在加速着自己衰老的步伐。
所以,这时候,就连未曾阅读的笔记,也在拼命地和当时的阅读扯上关系;就在自己衰老的大势面前,还不忘强词夺理地狡辩些无中生有的所得或收获。
面对这些,自己也多少有些无奈。而受这些无奈的驱使,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竟也重新开始写一些自己妄图称之为“片诗”的短章,并把它们贴在一个很多人不会关注的网站。短章篇幅的微小,给了自己倾吐苦水的机会,给自己重新换上一种幼稚时代的心境。有时候,也投稿到别人的主题里,有时候也有人点赞,有时候也有人发来或简短或几十个字的评论。
返老还童的自己,每对这样的情形,自然不能免俗,自然地还要有所喜悦和丝毫的兴奋在。因为,它们,还有那些生活带给自己的老而不僵的偏执和呆板,组成了近来一切时光里的平凡和幽怨。
一切的重新出发,或者对于远方的奢望与设想,也无一例外地要经此而过,也无一例外地要对这些平凡和幽曲俯首称臣。
而生活所需要的阳光和温暖,也多半要照进此刻所忧心注目的所有。而生命所有的重量和曲折,都要从此处的离去或稽首里兑现。
陈桂生先生在一本书里曾言“不敢读史”。
愚钝如愚者,更无丝毫智识敢望贤者之项背。因此,也便只能写些未阅读时的感想或收获,以记录所历洪流时代中荒谬的一己的片段生活。
2016年10月25日20时55分 北京某大学2105室·未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