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7月6日,周杰伦的新专辑先行曲《最伟大的作品》MV全网上线了,短短三个小时播放量就轻松破亿,词条一直在热搜榜上居高不下,真不愧是我喜欢了二十年的偶像啊。
MV画面里,周杰伦穿着复古西装,弹奏一段钢琴后变身时光旅人,在巴黎漫步,与伟大的艺术家们逐一对话,用魔术的形式致敬经典······我看完MV后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感慨: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歌词我依旧要百度,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
这首歌曲,除了提到画家马格利特、萨尔瓦多达利、常玉、莫内、蒙克、梵高以外,还提到了艺术家亨利马蒂斯,诗人徐志摩,如果不是因为《最伟大的作品》,我恐怕这辈子也无缘知道这些。
音乐响起,我仿佛听到了《夜的第七章》、《以父之名》、《布拉格广场》······熟悉的旋律,熟悉的周氏风格,我知道属于周杰伦的霸榜生活又要开始了。
我还记得第一次听周杰伦的歌,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小姨家有一套特别炫酷的音响,音质一流。我和表姐放暑假去小姨家玩,表姐带了一盒周杰伦的磁带,是《八度空间》那张专辑。表姐比我大5岁,那会儿已经上初中了,她说她们班同学都超喜欢周杰伦,自己偷偷攒了好几个星期零花钱买的。她本想安利我听《半岛铁盒》和《回到过去》,可我一下爱上了《半兽人》和《爷爷泡的茶》。动感的节奏,不同于情爱的歌词,让人耳目一新,之后我就深深爱上了他。
那会儿看周杰伦的MV,大部分都是通过电视的点播台。有线电视不是每个人家都有条件安装的,要么是楼房接有线电视,比如小姨家;要么是平房,安装卫星锅。可惜我家都没有,只能在假期时盼着去小姨家看。点播台总播放港台明星的MV,除了周杰伦,还有蔡依林、孙燕姿、梁静茹等等,还可以看综艺,我就是那个时候看了几集《康熙来了》。
我们校园广播站那时候可是什么流行放什么,《星晴》《可爱女人》都是从广播喇叭里听到的,我才知道自己听的《八度空间》是周杰伦的第三张专辑。后来又通过网络把每一首歌都下载下来听。如果放到今天,不知道学校老师会不会允许学生们放自己喜欢的歌曲来听呢。
那时候的网络还不是很发达,需要连接一个座机,拨号上网。每当周杰伦出了新专辑,我们就去附近的文具店花钱下载他的新歌。文具店老板只是给我们腾出他的电脑,我们下歌全程都自己操作。网络下歌在当时是免费的,可店老板却按下载的歌曲数量收费,一首歌三角,那会儿的羊肉串才两角,我攒一个星期的早点钱,才能下六十首歌。
我把歌曲放在MP3里,把歌词一句句抄在本本上,贴上他们的专属贴纸,在深夜带着耳机反反复复听,每一句歌词都烂熟于心。
下歌太费钱了,华语乐坛当时有太多好听的歌儿了,我和同学商量,我下周杰伦,她下蔡依林,这样我们就有更多首歌可以听了。这算不算最早的共享经济?
我们听歌从小霸王变成了mp3,mp4,后来又变成了手机。恐怕现在的10后都不知道MP3、MP4长什么模样吧。
手机经历了质的飞跃,可以上网qq聊天,可以拍照,可以听歌,多了好多功能。
我们在QQ空间里发心情,习惯了用歌词去表达情绪,开心时写“这蜿蜒的微笑拥抱山丘,溪流跟风唱起歌,我像田园诗人般,解读眼前的生活”;不开心时写“怎么隐藏我的悲伤,失去你的地方”;青春期叛逆与妈妈吵架后写“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温暖的食谱在她心里面”;暗恋时写“就是开不了口让他知道,我一定会呵护着你也逗你笑”;谈恋爱时写“我轻轻地尝一口,你说的爱我,还在回味你给过的温柔”;失恋时写“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你说你好累,已无法再爱上谁”;心中有梦想写“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地仰望”;下雨天写“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无论那天天气如何,遇到什么事情,心情如何,周杰伦总会有一首歌可以表达出来我当时的情绪。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周杰伦?
那是因为他,陪伴了我一整个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