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周作业

1.破坏mbr表并修复

  • 备份mbr分区表到U盘

  • 破坏mbr

dd if=/dev/zero of=/dev/sda bs=1 count=512
reboot
  • 重启使用光盘启动


  • 进入救援模式


  • 插入U盘挂载并挂载,使用U盘中备份的MBR数据还原MBR表项


2.总结RAID的各个级别及其组合方式和性能的不同

RAID 描述
RAID-0 磁盘2的倍数,合并磁盘,增加空间,数据同时写入,传输速度提升,无容错性
RAID-1 磁盘镜像,读性能好,写速度和一块硬盘相同,空间只有硬盘数的一半,一半做镜像,防止硬盘损坏,磁盘是2的倍数
RAID-4 磁盘数3块以上硬盘,多块数据盘异或运算值存于专用效验盘,磁盘利用率(N-1)/N
RAID-5 磁盘数3,3+硬盘,读写性能提升,最多防止1块硬盘损坏,磁盘空间利用率(N-1)*min(S1,S2…),一份校验位
RAID-6 最少磁盘数4,4+,读写性能提升,允许2块硬盘损坏,空间利用率(n-2)*min(S1,S2…),二份校验位
RAID-10 即RAID-1+RAID-0组合,磁盘利用率为磁盘数的50%,每周镜像最多能坏一块磁盘,最少磁盘数4,4+
RAID-01 多块磁盘先实现RAID0,再组合成RAID-1,磁盘利用率50%,容错性比10差,需要磁盘数4,4+

3.创建一个2G的文件系统,块大小为2048byte,预留1%可用空间,文件系统 ext4,卷标为TEST,要求此分区开机后自动挂载至/test目录,且默认有acl挂载选项

  • 创建文件和目录
dd if=/dev/zero of=disk.img bs=1M count=2048
mkdir /test
  • 创建文件系统
mkfs.ext4 -b 2048 -m 1 -L "TEST" disk.img
  • 写入挂在信息
vim /etc/fstab
UUID=297da509-7423-4440-8de7-98ff760438ae /test                   ext4    acl             0 0

4.创建一个至少有两个PV组成的大小为20G的名为testvg的VG;要求PE大小 为16MB, 而后在卷组中创建大小为5G的逻辑卷testlv;挂载至/users目录

  • 创建pv
 pvcreate /dev/sdb /dev/sdc 
  • 创建vg、PE
vgcreate -s 16M testvg  /dev/sd{b.c}

  • 创建逻辑卷
lvcreate -n testlv -L 5G testvg 
  • 创建文件系统
mkfs.xfs /dev/testvg/teslv
  • 挂载
mount /dev/testvg/teslv /user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