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我开启了自己的书本主题阅读,对应的主题依次是阅读、写作、沟通。践行中,却发现自己的主题阅读并没有遵循初心,达成深入理解践行的成效。
该怎么做主题阅读呢?近阅彭小六的《洋葱阅读法》,忽然有了些触动。
一、怎样进行书籍式主题阅读?
《洋葱阅读法》中将书籍式主题阅读分成了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感性认知,花两小时做泛阅读。
针对新的阅读领域,泛阅读的目的是了解主题“是什么”,理解主题的基本概念,形成知识体系的的基本认知,可以通过百度、知乎、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了解。
第二步:建立自己的书单,并保持更新。
建立书单的方式多样:
- 豆瓣读书查找对应主题8分以上的书籍
- 百度搜索“主题+空格+书单”,找到他人已形成的书单
- 各路大伽、不同平台在微信等不同渠道发布的书单
- 部分书籍中推荐的书单、参考书籍等。
建立书单需要关注自己的需要,当市面上有对应主题的新书出现,迅速识别并记录填充,可确保书单的最新最全。
第三步:快速阅读目录及序言,确认与主题相关的书本精读部分。
取第二步书单中的书籍,在当当、豆瓣、亚马逊的书籍详情页看序言、看目录,了解书籍与主题的适配性,这一步筛选不用购书,却能对书单目录进行不适题的淘汰,更重要的是直接标注出与主题对应的书本篇目。
第四步:确定框架,明确主题阅读需要解决的问题。
注意主题不要太过宽泛,越是明确的主题越是容易建立框架。这一步是主题阅读的基础,成人学习一定要留意收集框架性的内容;只有不断识别框架、认识新的框架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比如常用的黄金思维圈“Why—How--What”万用模型等。
确定主题的认知框架后,提出具体明确的问题,是对新领域更精细、精确的梳理,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步骤。
第五步:寻找答案,梳理整理主题阅读成效。
可以使用Excel、便签、九宫格等方式列出第四步中的问题,然后在第三步标注出的书籍中寻找出答案,这时的阅读速率极快,因为不是仔细阅读,类似于记者,只是寻找与问题有关的答案。
将书籍中的所有答案逐一罗列后,不同书中的答案可能重复,也可能差异;这时,可以选择最适当的做答案,也可以整理纳入自己的观点,归纳出自己的新答案。
二、我会怎么做?
从阅读到主题阅读,我是越来越喜欢、亦信赖这份新的认知渠道,不同于各类音频课程,我喜欢“眼见为实”,听到只是一份不够专注的碎片吸收,阅读、且反复阅读、研究,可以深入一个主题;可以在知道与做到间反复往返,实是一份认知神器。
遵照彭小六的主题阅读五步法,明显好好多多:
1、大面积阅读,用活电子书,仅需购入经典的纸质书。
第一至三步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以书之无涯对应生之有涯,总是一份“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焦虑,随着阅读的深入、边界外延拓展,觉得很多书要读、待阅,网络书单动辄几十本,百度信息浩大,但泛阅读、建书单解决了学海无涯无边际的问题。
而渐渐地,手边的电子书也多了不少,但真的是没空阅,只是存着,无论是多看阅读,还是微信读书,或者百度网盘收藏,真是琳琅满目、无从下手之感,而以后借助网购书籍详情页即可进行有效甄别,不至于屯书太多;更因部分书仅需要一些章节,购电子书也就显得合情合理。当然,我亦会一如继往,对于需要详阅细读的经典书籍,还是喜欢手持纸书的墨香。
2、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
成人阅读需要反求诸已。不知你是否有类似的困惑,一本书从头翻到尾,看是都看完了,也许你也与我类似,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放下书本也能清晰地记个三五天,然后呢?过一个月再翻开,是否还是很新的感知?
拆书帮的拆书RIA便签法是一种反求诸已,结合个人的经验进行关联践行。而带着问题去阅读,更是一份从实际出发的“功利性”读书法。这种方式,在阅读初期就奠定了践行的基础,以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进行功利性阅读,目的明确,自然收效亦更大。
第四步的建立框架更是一份思维层面的认知刷新,是重建个人知识体系的基础。主题阅读带动问题解决,建立框架带来思维模型的提升。
3、解答问题,输出答案,提炼出可践行的思维模型。
“不动笔墨不读书”,除了要求做读书笔记,写书评、读后感,对于主题阅读,我拟尝试成文输出自己在一个主题里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针对每个问题成文输出自己的答案,通过输出倒逼自己深入寻找问题的答案,寻找对应问题的边界、归纳提炼出自己的答案,并借形成自己可以践行思维框架等。
期待有一天,随着主题阅读的深入,通过一个个反复往返的主题,能够构建出成长需要的所有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