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斜斜洒进教室,学生返校后的各科作业检查正有序进行。多数孩子将各科作业整齐摞在桌角,字迹工整地完成了周末任务,但也有几个略显慌乱的身影——个别学生的作业还空着几页。
正当我准备和未完成作业的孩子耐心沟通时,桑哲宇的家长匆匆走进了校园。得知孩子作业未完成,他没有丝毫抱怨,只轻声说“老师,我在这儿陪着他补,不耽误您时间”,便搬了把椅子坐在教室后排,安静地看着孩子一笔一划地补写。阳光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也落在孩子渐渐认真的笔尖,那一刻,教室的空气都变得格外温和。
没过多久,手机震动起来,是张家旭家长发来的信息:“老师,抱歉孩子没完成作业,晚上我接他回家后盯着他写完,明天一定让他把作业交齐,辛苦您多提醒。”简短的话语里满是配合与歉意,没有推诿,只有主动承担。
其实,这样的温暖时刻还有很多: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漏带作业,特意绕路送到学校;有的会提前和我沟通孩子的学习难点,一起制定辅导计划;有时候因为学生的学习,家长们无条件的支持和配合。
作为班主任,我常常觉得,教育从来不是老师的“独角戏”。家长们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孩子成长的路,也温暖了我教书育人的每一天。这份家校同心的默契,远比任何成绩都更让人动容,也让我更有底气陪孩子们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