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我就到了大楼门口等,然后坐了一辆车去御景天下那边接人。
路上遇到一辆卡车,边开边冒烟,怪吓人的。日报社那边一个记者忘带相机了,还要耽搁一会儿,也是心大。后来见到了,说是什么后备箱打不开,相机拿不出来,反正浪费了很多时间最后才搞定。我们在西园起码等了快半个多小时他们才过来。
今天天气又特别热,相机又重,我们往地里面走了一会就回去了,说干脆等他们过来再拍。西园的工作人员说,因为去年的冻害和今年的雨水,所以挂果率很低,也没有什么可以摘的。我们看了一圈,基本上没有什么好拍的,搞不出照片。
然后日报社那边应该是下周急着要出一版稿件,在西园拍了几个果园以后,就干脆转到了另外一个地方,是一个8旬老人在家里办书画展。
在那个美术院里面待了挺久的,然后摆拍了很多照片,其实也不能叫摆拍,只不过是要凸显一些特定的镜头,毕竟平时我们也没有守在那里。但我基本上没有拍到照片,因为都在配合日报社的摄影记者,提供他们想要的照片。我就问同事,那我这个稿件要怎么出,他说今天应该很难出,说,以后应该自己再来拍。在美术院里拍了一圈后照片好像还是不够,就说去十里风荷的工作室,但那个时候已经12:30快1点了。
本来是宣传部这边安排好了午饭,然后因为说要去工作室,美术院这边的老人就说干脆去十里风荷吃,然后他就打电话联系了,安排了一桌饭,不过由部里面来买单就是。
下午一点半,还在路上,兜兜转转到了十里风荷,吃了饭,说要去另一个工作室,但我出来就没有看见他们人了。
我同事他们又要提早回去,我也不想呆了,我就在车上等着日报社的摄影记者。我和他都觉得应该强硬点,不该答应的,在区里吃饭效率多高。
说好了一二十分钟,结果等了一个小时,然后到处去找那个摄影记者的电话,但是没有找到,最后要到了也打不通。
还是我翻出人家老爷爷的名片,有两个电话我和司机师傅一人打一个。最后司机师傅打通了,问了一下,说人家以为我们已经回去了。但是人还在,然后我们就问他啥时候走。挂完电话不一会儿人家回了电话说让我们先走,估计还要留在那里聊一会天,我真的是相当无语。
司机送我回家的时候,我们俩吐槽了半路。其实我们自己心里也清楚,因为我本来也不负责接待我们负责接待的同事是第一次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能性格也比较好,总之就是这次也长了教训。
虽然我没有负责过接待,但是也学到了很多经验,比如说任何事情都要提前通知到方方面面的人,任何人的联系方式,要找好事情要交代清楚以及面对决定好的流程就要态度强硬一点,不要随意更改。
我今天算是悟了,记者就是可以漂漂亮亮的出门,但永远不能漂漂亮亮的回来,真的快热死了,下车后没多久又开始下大雨,总觉得整个人都又闷又黏。